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香港樂壇四大天后 - 2011 新歌簡評

在港樂開到荼靡的時候, 天王天后的名號早已沒什麼意義
2011年的 "天后級", 亦不見得是一種肯定或認同
標題只是 "catchy" 的要引人注目, 內涵才是值得討論的地方
容祖兒, 楊千嬅, 謝安琪, 何韻詩, 四個名字連在一起, 將惹來多大爭議
尤其前兩者在各大傳媒頒獎禮鬥了近十年, 雙方支持者在各大討論區的罵戰已司空見慣
只是樂壇又轉了一圈, 音樂領域上, 最初的她們, 又剩下多少, 又改變了多少?
等到本周的《白天鵝》面世, 正式就四位歌手的最新主打作點評


先談容祖兒.
出道至今開創了獨步天下的 "祖兒式情歌" (K歌潮流的代表)
《痛愛》《心淡》《16號愛人》深入民心在於旋律易入耳易上口, 副歌每段重覆再上高音
填詞的部分則是要多慘情就有多慘情, 造就了黃偉文多年來的合作無間
獨沽一味自然會給批評重覆奄悶, 於是其壓台氣勢, 輕鬆暢快的動感舞曲就派上用場
初出道有青春活力的《未知》《全身暑假》, 過渡到濃妝艷抹的《好事多為》《逃》
其實回歸舒暢輕快的歌路更舒服, 所以《心花怒放》《綠野仙踪》就有了存在價值
慢歌講失戀, 快歌講開心, 型歌講氣勢, 容祖兒的成功就是一套方程式

四位之中最主流最貼近聽眾口味, 於是百變再多, 還是如一
今年悠長假期後推出的《13點》與《花千樹》, 沒有任何曲風突破
好聽就是好聽, 沒有背景故事, 沒有時代意義, 就是簡單無負擔的音樂分享
至此也很難再想像未來的容祖兒, 還會走得多前, 還會怎樣帶領樂壇
畢竟英皇所給予的自由度, 到現在已經是極限
如果《花千樹》已經是容祖兒所滿足, 為之雀躍傳頌的作品
即使她已身為香港樂壇的一姐, 她為港樂示範的 "進步" "驚喜" 只會停留在偶爾哄歌迷開心的幾下掃chord 當 acoustic version, 僅此而已



那楊千嬅呢?
離開災難性的a-music後, 回歸華星娘家聲勢浩瀚
人人齊聲 "楊千嬅回來了", 什麼才是真正的她?
人山人海靈感創意無限, 《再見二丁目》初見其感染力
夕陽組合曾打造無數經典, 《少女的祈禱》推上事業高峰
回勇, 不止是音樂風格, 還有唱功演繹
如今唱《自由行》是自信, 不再自憐自傷
灑脫輕唱《我係我》, 以自身經歷代入歌曲感情

一直覺得喜歡楊千嬅的, 都是排遣文字的高手
單是今年《火鳥》《白天鵝》兩首重點主打, 已可讓樂評人樂意為其作品獻上洋灑千字
楊千嬅的歌曲總是特具藝術解讀, 林夕的詞當然值得細意咀嚼
其實真正功臣是其創作概念的統一完整
單是兩首以芭蕾舞劇為題的姊妹作, 一首代表浴火重生, 一首象徵新生純潔
怎不叫歌迷樂此不疲地詮釋意境?
強大幕後班底的護航, 使歌者自由揀選合適素材,
作音樂監製不止要了解咬字音色, 更重要是帶出主題訊息
聽過《冬天的故事》《Single》專輯的, 定會深明楊千嬅歌曲在這方面的威力

相比《火鳥》的公式傳統, 《白天鵝》才是筆者心目中的楊千嬅
前者嚴重過譽, 在於樂迷太渴 "陳輝陽風格" 的大路流行曲
與其說《火鳥》拾回《小星星》的懷舊氣質, 倒不如直指出情意結勝過一切
《火鳥》是陳輝陽的重新出發, 多於楊千嬅的回歸宣言
在密集歌詞連音中的 "在洪爐內花瓣在懸崖上躍下" 叫人想起《與蝶同眠》的跌宕起伏
在過門的樂器配製更儼然是《破相》的變奏
不禁懷疑很多楊千嬅的死忠支持者, 骨子裏原來是喜愛偶像演繹容祖兒款式的大歌

還是輕盈小品更合己意, 周耀輝填出一份久違的文藝氣質
蔡德才等眾又有新玩味的編曲, 才是勇於開創新路線, 心口"勇"字到處闖的千嬅嘛
不需嗌歌, 慢慢滲出良久不散的感情, 經得起洗禮的經典, 應是《白天鵝》的樣子



逆市奇葩, 草根天后, 謝安琪出道首三年已是傳奇
寂寂無名, 到強勢加盟國際公司, 再瞬間宣佈懷孕暫別
十個月過後復出竟然上到殿堂, 《囍帖街》一曲暴紅又突招來千夫所指的抨撃
她肩負著為社會發聲的使命感, 堅持夢想與立場, 站得穩後再贏回普羅大眾的尊重

最有話題性的 "社會歌", 就像《愁人節》延續教會呼召的社區關懷
最受主流歡迎的 "抒情歌", 就像《鍾無艷》展現流麗旋律, 明亮歌聲
謝安琪的專輯走向多元化, 《喪婆》《悟入歧途》的一曲兩味正好代表其兩面性
除了編曲節奏上的不同處理, 還有歌詞題材的 "社會" "個人" 二分
筆者其實最愛聽其 "個人心聲" 路線, 《悟入歧途》《節外生枝》《3/8》都為心中最愛
今年的《十二月二十》《你們的幸福》歌路上為兩個極端, 詞意則如出一轍
都是社會現象的批判, 前者的Reggae熱鬧活潑, 後者沉重傷感的要聽者感受失落
正因在歌詞上的執著, 謝安琪的歌曲往往犯上香港樂壇 "詞大過曲" 的毛病
請來 Christopher Chak 譜曲的《你們的幸福》都無可避免
雙副歌的設計, 連綿無喘氣位的演繹鋪排, 沒能掩蓋曲式的平凡俗套
期待未面世的專輯, 歌路玩得更放, 題材寫得更多歌者的經歷及個性吧



最後要提及 何韻詩.
2005年的《梁祝下世傳奇》震撼動人, 奠定了何韻詩的樂壇地位
2010年的《無名.詩》帶來了台灣金曲歌后提名, 進一步肯定了其一路走來沒有白費
今年國語細碟後再戰舞台劇, 適逢出道十周年紀念, 音樂創作別具意義

四位之中最不跟遊戲規則而行, 最隨心最具型格, 偏鋒卻又可在大眾間站得住腳
明明可以《大紅袍》加身玩轉粵曲, 忽然又有《木紋》深情討好 Fans
玩野的《萬花筒》緊跟 商業的《韻律泳》; 另類的《青山黛瑪》又見大路的《露絲瑪莉》
即使是05-06年度的最風光時期, 都偶現《汽水樽裏的咖啡》不按常規出牌
現場愈見大將風範, 態度則比出道之時更鮮明, 更有稜角

《拋磚引玉》的面世足見目前何詩的狀態大勇
有王者氣勢, 有激勵人心, "失去後便富有" 是老生常談, 更是人生大智慧
可作為闖台回港的心境寫照, 也可成十年回顧的分享, 亦能作劇作點題之用
為"拋磚引玉" 此成語作一顛覆性的注解, 為 "紅樓夢" 經典文學增添當代反思



延伸閱讀:
何韻詩的華語音樂路 - 無名詩後一片青空
再在意也不敢介意《原來過得很快樂》
容祖兒 In motion 動感不足 感性有餘
謝安琪 Binary - 還是關懷大眾, 唱出自我的謝安琪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2011 暑期十大電影 Top Ten Summer Films 2011


每年的五月至八月, 就是電影界的黃金暑期檔
一眾大製作搶閘而出, 為了於夏日票房稱王稱霸
本年度香港上映的電影片目最終實是失望多於驚喜
不論荷里活特技片或是本土出品, 都充斥粗製濫造
今次總結四個月的觀影
從五月初掀起暑期序幕的《Fast Five》(狂野時速5),
到八月份最後一日入場觀賞的《Horrible Bosses》(邊個波士唔抵死?)
選出個人心水的十大

--

第一位 《The Tree of Life》 (生命樹)



見證當代經典的誕生, 將在影史上留名
視野之廣, 哲理之深, 同期難以追趕, 連過去的大師級傑作都一併超越
從宏偉的宇宙演化過渡到微觀的個人生命發展
嘗試在鏡頭上捕捉上帝的靈與世界同在, 每一個人的誕生都是奇妙的神蹟


第二位 《Copie Conforme》(似是有緣人)



整個夏天, 就只有頭三部算上可觀,
而只有《The Tree of Life》 (生命樹) 跟這一套 值得再三細味, 時刻回想
哲學討論與情感糾纏同步推進, 思考與感動的交替, 完成電影作為生活複製品的功能
實情是要離場後更享受從生命而來的恬靜安穩


第三位 《Submarine》(愛情潛水)



英國喜劇的幽默感, 法國愛情的浪漫
色彩繽紛燦爛, 主觀鏡頭從一而終
好玩好笑卻牽引離場後的愁緒, 告別少年煩惱, 踏進成人階段的路途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只是後座力不足, 故事的引申聯想空間有所局限, 影片始終是玩味多於具文化價值

第四位 《1+1》



答應了寫其影評, 卻總因種種事務沒有下筆
作為唯一入選的港產片, 三十分鐘內充滿人情味及社會現實
不是批判, 然而感慨, 爺孫兩代共享親倫的圖畫, 在現今香港難見, 創造暑期最動人的電影時刻
My Little Airport 的背景音樂有清新的旋律, 背後意義則歡迎觀眾自行對號入座


第五位 《Les petits mouchoirs》 (謊心愛漫遊)



渡假良品, 怡人風景, 三五知己共聚一樂也
誰知每人各懷心事, 笑話百出後是哀傷沉思
法國殿堂級演員濟濟一堂, 大眾化商業化得沒有一般法國電影的沉重
只是搞笑都有高明低下之分, 背後講的是朋友間都未必句句真心話


第六位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猿人爭霸戰 腥凶革命)



後五席都是荷里活天下, 續集前傳五佔其四, 剩下一部亦似重拍多於原創
特技大片都要特技用得其所, 故事老套古舊, 但描寫細膩仍可動之以情
Andy Serkis 在 Motion Capture 下可堪 "影帝" 級演出
劇本逐步建立劇力, 不急不緩, 動作場面全留待最後高潮爆發, 毫無冷場的 Blockbuster 典範


第七位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哈利波特 死神的聖物2)



史上最賣座系列, 是過譽還是低估, 要留待日後歷史印證
最後兩輯的優秀, 使人期待 David Yates 其後的發展
還是 Part 1 的冷冽孤寂氣氛更勝一籌, Part 2 的煙火大戰都具不俗的視效音效
但若不是角色繁多, 早期作品介紹人物不佳, 感染力及格局氣勢應可更為宏偉


第八位 《Super 8》 (S8 驚世檔案)



懷舊彷如回到七八十年代, JJ Abrams 兒時的夢想成真,
想像中的怪物統統實現於大銀幕, 前半氣氛營造出色得讓後半刺激解謎失色
徹底對 Steven Spielberg 的致敬, 才使影迷更響往看舊片, 懷念經典致使本片成不了經典
看過 Super 8 的, 都定必同意 Ending Credits 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第九位 《Kung Fu Panda 2》 (功夫熊貓2)



多年來首次夢工場動畫質素能撃倒彼思
《Cars 2》班底請參考對手, 怎樣拍一套不重覆又不完全顛覆的續集
功夫熊貓經此一役, 亦榮登夢工場的最佳系列, 唯一敗筆是牽強的太極擋炸彈, 反高潮!
今集解開熊貓的父親為何不是熊貓之謎, 下集會否到熊貓老虎不同動物類別相戀起來?


第十位 《X-men: First Class》(變種特攻 異能第一戰)



應是電視季度連續劇的長度, 濃縮至兩個多小時的前傳簡介
題材極具潛力, 劇本紮實細緻, 演員各有風範
Michael Fassbender 與 James McAvoy 的同場對戲幕幕有火花, 每一鏡都莫名震撼
可惜在時間急趕, 犠牲了可讓演員發揮極致的多場重頭戲


延伸閱讀:
The Tree of Life (生命樹) - 因我受造, 奇妙可畏
Copie Conforme (似是有緣人) - 真亦假時假亦真
Submarine (愛情潛水) - 深海無涯 人心無垠
Les petits mouchoirs (謊心愛漫遊) - 好好享受每個人生假期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猿人爭霸戰 腥凶革命) - 暑期娛樂特技片王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哈利波特 死神的聖物2) - 只要心中有愛
Super 8 (S8 驚世檔案) - 懷舊純真的人文情懷

2011年度 八月份電影海報之選 : Cars 2 反斗車王2


Film Poster of the Month - August



Cars 2 反斗車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