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陳奕迅 《Stranger Under My Skin》大時代的世界觀
每一首歌都有背後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有背後的歷史與意義
陳奕迅是一直抱持這份信念的歌手,
他從不原地踏步, 一直在找尋歌曲新的可能性
不但要聽, 還要思考, 還要研究
從中國漢書典故到西班牙浪漫古典,
從引用Beatles Hey Jude的歌詞到專輯主題及將旋律暗中存放另一單曲內,
再到編排樂器奏曲營造出大自然化學物的形態,
陳奕迅是次要挑戰樂迷的追本溯源之心,
這一次曲風上橫跨了不同國度不同時代,
歌詞同樣具社會意義, 版圖的宏大要蘊含生死, 記憶, 覺悟等沉重題材
《Stranger Under My Skin》可算是歌者至今向經典致敬的作品示範
先聲奪人的六月飛霜, 出自後<<漢書 - 劉瑜傳>>的伸冤比喻,
上天也見世界不公平, 下霜慰鄒衍冤憤之聲
搖滾激烈, 控訴拾級而上, 鼓聲節拍及後段刻意突出沙聲效果
陳奕迅高喊什麼是正常, 什麼是真相
歌者擔當的是先知角色, 解構異象意思
六月飛霜不只是現今極端反常自然現象的象徵, 亦更是荒謬社會價值觀的明喻暗諷
點題作Stranger Under My Skin在英語獨白中展開
Beatles 的 Hey Jude 同樣運用了She, Love, Under My Skin三個詞彙
熟悉歌曲背景自能明白Those Things 所指的不只是男女間的愛情
選用的西班牙古典 Romance d'Amour 是盪氣迥腸的情感傾瀉
但這浪漫曲充滿感嘆, 充滿遺憾, 連綿的純琴音暗示了故事是屬於過去的史詩悲劇
一如藍色生死戀中男女主角背後的負擔, 一如歌曲開首的雨聲海聲
表面皮膚覆蓋住的, 只是一個陌生人的軀殼, 不是自己
過去的陰影傷痕只是隱藏起來, 崩潰在靈魂最深處的才是真我
聲嘶力竭, 沉鬱哀鳴後, 唯有豁達開朗
面對人生的最終站, 迎接活著多好, 不求人之後的忠誠態度
尾段的背景編曲遙距呼應了Hey Jude
在這個天災人禍橫行, 負面情緒充斥的社會中, 這歌更顯其正氣勵志的大歌氣勢
林若寧在林夕與周耀輝大師當前, 竟仍可寫出宏觀的格局
在兩首直接道出現實真相的絕望中, 找回一點樂觀的希冀
批判荒謬, 正視過去, 放下死亡後, 大徹大悟的品嘗甜苦參半的人生
淡淡然的鋼琴, 沒有大鳴大放的演繹,
平板的旋律, 沒有大起大伏的層次遞進
中樂起了懷舊作用, 黃偉文亦配合的交出一份文學性較重的詞
苦瓜就是味道不太刺激, 但又留下澀的After-taste讓人回味
作為一種醒覺, 慢慢超脫亦讓樂迷在三首情感震撼的大作後稍作緩衝
沼氣中毒其實是在密閉空間下形成的缺氧狀態
編曲的嘈吵壓逼正正要仿傚這種思想混亂, 大腦閉塞的氛圍
陳奕迅已經開始害怕聽者不明其意, 特意留下線索讓大家去找答案
"不需要呼吸也不用死" 或是 "禁錮我吧" 都是很清晰的畫面描繪
沼氣同時是易燃氣體, 因此可以炸爆;
同時它也是難以排走, 因此生吞你開心腸胃會膩
喻意其實呼之欲出, 也在講人類的劣根性, 也在講世界的集體中毒
最後的My Private Christmas Song,
舒服的爵士樂作結, 歌詞繼續與Stranger Under My Skin連合
國語部分則在兩首合唱中找到亮點
《樂園》完成了世界歷史音樂版圖, Disco與Hip-hop共冶一爐, 豐富又瘋狂
《因為愛情》將可以細水長流, 不止因為世紀合唱, 而是因為愛情本就是永恆的一生一世
簡單, 質樸, 歷練後的滿足, 愛情二字的讚美歌頌, 作為宏大世界觀之後的結束, 餘音裊裊
推介: Stranger Under My Skin, 因為愛情, 六月飛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