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如何打擊醉酒駕駛

眾所周知醉酒駕駛禍及其他道路使用者, 罪案除了不斷增加, 更指有年輕化的問題
不同方案都可嘗試阻止同類事件發生

增加路障, 提高罰款無疑是最直接方法, 但有時政府希望達到更大成效更多目的
或會採用更多不同方案

提高罰款固然有阻嚇性, 可是醉酒駕駛的一群似乎都不在意自己會給逮捕落案;
增加路障有效而易實行, 但需要增加警察成本, 社會負擔較大, 政府亦需負責

經濟學上得知兩項政策非常出色而合適
一是增加酒精稅收, 如可先減低飲酒意欲, 自然較少人醉酒駕駛了

稅項向來是政府打撃某種活動的必殺技, 一如走私, 煙草等
只是加酒稅要加得恰當, 才可真正達到自己目標
根據價錢定稅十分直接, 但首當其衝影響消費的, 不是烈酒啤酒, 而是高價紅酒白酒等
這類酒飲多了, 駕車都不太影響安全
若然以酒精含量定稅, 就一定增加烈酒一類的價錢吧, 可是計算含量後以百分比計算
執行有困難, 而且商人可能隱瞞或欺騙箇中酒精成份, 消費者不知情下飲了濃度極高的酒
得出社會成本可能會更高

二是提高飲酒的法定年齡, 這對打撃年輕化醉酒駕駛有作用, 至少捉到時還需多罰一項;
這樣實在一舉兩得而不消耗資源的做法, 更可使道路上多一點清醒駕駛者,
醉酒駕駛的人少了, 更方便警察執法, 相得益彰

談金融海嘯與科大高峰會議

最近全球投資市場的大動盪, 都明白其影響深遠, 不只短期股市的大波動
日後投資市場的發展方向都作高度調整, 行業前景及就業都首當其衝成為話題

昨日科大特意請來商學院各教授交流心得, 各人都不約而同指出了近年不同投資產品的過度發展
衍生工具原意只為減低企業風險, 將不想負擔的風險轉嫁至另一可承受的單位或機構
卻給企業高層CEO濫用成高風險追求高利益的賭博工具, 當衍生工具愈加多元化,
產品結構愈繁複, 逐漸演變成失控局面, 現在是市場發現投資者的不理智進行的反應而已

基於衍生工具牽涉太廣泛, 投資銀行染指愈來愈多不同資產, 本來多元化是有利減低風險
卻造成大量資金流入所謂 "有問題資產" (次按產物), 終於危機不可收拾

是次問題反映了企業忘卻以往泡沫經濟的教訓, 再重蹈覆轍, 及相信資金覆蓋資金不會爆煲
然而流動錢不夠多, 自由市場就會率先以調整價格作出詢問
專業部門依賴數據審核股票資產等可靠性是全然失敗,
沒有作合適評估及風險管理是投資銀行最大致命傷

監管不力, 評級相信名牌效應而沒有作預先示警, 都證明監察機構權力不足,
這次危機亦同時將金融市場所有名字的信譽一掃而空, 重新建立更有困難
欠缺有信心的資金重新放回市場, 復甦恐怕要漫長等待
大家都認同政府需要合力把經濟搞回起色, 只是注資只可解燃眉之急
真正要做的該是恢復投資者信心, 別讓投資市場的風暴禍延至就業市場
否則經濟蕭條難以避免, 而信心, 需要時間的建立
政府就需要告訴大家, 金融體系有多穩健了, 更要完善監管制度,
投資銀行如今已逐漸跟商業銀行融合, 在資產充裕下, 該正視一下過往疏忽的風險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