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Rabbit Hole (心靈觸洞) - 悲痛無處不在, 尷尬如影隨形



生有時, 死有時; 笑有時, 哭有時
尋找有時, 失落有時; 靜默有時, 言語有時
這樣宗教性的台詞作電影開場介紹, 一定會給戲中主人翁 Becca 不耐反感
卻與電影 "不適合時候做不恰當的事" 題旨恰好緊扣

如何逃避心靈缺口的需要, 這始終是人人避不開的事實,
兔洞的另一端都依然有著不一樣起伏的時刻
如同海報上, 孤獨與共存, 快樂與哀愁在同步上演, 也可以是階段式演進
宇宙無限大, 誰能想得通每分每秒背後的奧秘呢?

面對永恆而宏大的命題, 簡約美學的運用令人窩心舒服
鏡頭拍著生命轉瞬即逝, 綻放時卻如斯美麗的花卉
攝影機對準了半開的前門, 心靈似仍可找到出路
配樂只有簡單的幾下琴音, 間中配上弦樂,
反覆上演下卻又像悲喜交集
沒有大起大落的節奏,生活依舊的靜靜過, 慢慢過...

死亡課題太沉重, 碰不得, 悲哀難立體化
利用多個空心圓洞的道具暗示 (洗衣機與回收箱), 都只是表面意象
轉過來向仍在生活的煩惱進發
劇本細心經營日常遇到的尷尬位, 一種難以啟齒或回應的感受貫穿全片

分享會上在別人訴說悲劇時的按捺不住而大笑;
悉心打扮回舊公司卻摸門釘且發現人面早全非;
保齡球場生日會故意提及故人失去至親的事蹟;
售賣房屋時不自覺談起兒子回憶卻像說鬼故事;
殺害最愛親人的兇手在自己家中與妻子打招呼;

大量散碎的段落組織成一幕又一幕的不存在感
彷彿不應在該個場景出現, 作出任何的反應都是錯的



男女雙方處理悲劇, 各有方式,
選擇懷念, 還是淡忘? 選擇宗教慰藉, 還是科學解釋?
然而, 即使找到了所謂 "正確" 的理論
何嘗又不只是自我麻醉的信念?
那幅畫, 簡單清晰而美麗, 可留於美夢中想像
最後總要醒來回到現實

電影拍得最有力的一場, 也是最忠於心靈治療本質的一幕
就是四野無人下的盡情發洩, 只需要一點導火線, 哪管什麼因由
盡情哭到瘋, 喊到傻, 吵到累, 然後睡
睡醒之後, 平靜, 安穩, 一切如沒有發生

這是一部純粹由演員發揮擔起的作品
Nicole Kidman 與 Aaron Eckhart 同是剛柔並濟, 演出沒有太劇烈的性別反差
夫妻的情感漣漪也沒有激盪出火花, 二人看來是激情過後平淡長久的伴侶
因此, 戲劇衝突沒有太令觀眾對其關係憂心

Dianne Wiest 才真具神采, 與女兒的四場戲盡現關係的緊密而脆弱
電話傾訴, 慶生嘲諷, 執拾舊物的真情對話, 及地下室的一段不完美而完整的結語
四種情緒, 四段歷練, 亦是四個面對悲劇的情感階段

每當來到執拾屋子的時間, 總感到頭痛萬分
從空無一物到囤積雜物,
擺放逐漸混亂, 物件想找也找不著
灰塵逐漸增厚, 垃圾想清也清不完
有時, 也會想, 不如重新開始, 一切歸零再來過, 更好
那時, 就希望, 可以整齊企理, 井井有條系統化, 多好

不是沒有能力把房屋修復至原來的模樣
而是若資源充裕, 不如就搬到新家, 遺棄舊家更有成本效益嗎?

小如一間房子,大於一個世界
熵 (Entropy) 代表一種失序狀態, 每分每秒都在增加
就如我們身處的空間, 若然沒有刻意整頓, 它總會自然的變得混亂
愈來愈亂, 原來就是自然定律
而若連自己的內屋都看不過眼,
那在上帝眼中, 人類的心房是否也已亂得不想再整理, 倒不如搬家還更有效率?
那在上帝眼中, 地上的環境是否也已亂得不想再清潔, 倒不如淨盡再造更為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