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Rise



Selina Kyle / Batman: Mistletoe can be deadly if you eat it.
Bruce Wayne / Catwoman: But a kiss can be even deadlier if you mean it.

Batman Returns (1992)



Deh-Shay, Deh-Shay, Bah Sah Rah. Bah Sah Rah.
既是 Bruce Wayne 再次披起蝙蝠戰衣的再戰風雲
也是 Bruce 再次重返如蝙蝠洞的監獄, 再次在忍者大師的苦行路上重拾恐懼與力量
於 Gotham City 是起義, 於 Batman 是重新振作,
於 Robin 是第一次受到認同與重視, 英雄崛起, 為勢孤力弱的貧苦大眾而戰

太多噱頭概念 太少人文深度
太多戲劇元素 太少角色塑造
談夜神起義, 不得不與再戰風雲相提並論, 致敬與呼應的段落貫穿全片,
Christopher Nolan 所選的漫畫改編本來就是《The Dark Knight Returns》
而沒有添布頓對貓女與蝙蝠的情感貫注, 也就失去了本篇結局的圓滿意義,
那份共鳴本就建基於二十年前的光影世界, 正如銀幕前響起羅賓名字之所以如此親切,
完全來自童年的美好回憶, 路蘭的功勞實為忠實還原, 縱使這樣已是難能可貴

蝙蝠俠再戰風雲, 說是啟發我夢工場的無限可能性也不為過
歌德式的美術佈景, 仰角低光的攝影風格,
光怪陸離的人物造型, 詭異諧趣的對白設計
時隔二十周年, 仍是可一不可再的經典

同樣的下水道, 同樣的悲劇背景
再生池的閃回片段, 是為了經營轉折而犠牲情感鋪墊
但添布頓則開宗明義, 鉅細無遺寫孤兒的出生與下水道企鵝作伴的孤苦
短短的開場, 深深的情意, 觀眾的同情目光, 就落在小小企鵝嬰孩身上

同樣強調公開真相的題旨,
Harvey Dent Day 固然是建制精英一場大騙局的標誌
將企鵝人親民化英雄化卻是更有心計智慧的公關宣傳

同樣的孤兒身世, 同樣的封閉感情
夜神起義, 其實是四個孤苦無依的可憐人故事
Bruce Wayne 失去雙親, 有 John Blake 理解並尊為榜樣
Talia 先喪母後喪父, 有 Bane 不離不棄相依扶持
舊版本寫得更深刻, 不止情懷的連繫, 還有對社會邊緣人的關注
企鵝人高調爭取大眾認同, 只因其異類身份, 還有蝙蝠還有貓,
一眾動物符號, 非人非正常的象徵, 因而不被接納, 唯有自我保護, 以致自我欺騙
只是不能表現真性情, 與放肆釋放本來的瘋狂, 兩大極端的矛盾, 互相爭戰, 永不止息

添布頓作品的空白,
就在於沒有了 Harvey Dent 成 Two-Face 的一章, 少了雙重性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但在於蝙蝠俠系列的脈絡來看, 缺少了羅賓, 就是少了正常人的角度去伸張正義
路蘭填補了縫隙, 雖稍嫌填得太飽滿, 反而扼殺了想像空間
但在描繪羅賓形象的艱巨任務上, Rise 此最後一筆確值得鼓掌讚賞

當然, 還要回到那個晚上, 最重要的一場戲, 舞會.
對終極奸角的暗示, 就在於兩部作品都安排蝙蝠俠遇上貓女之前先看到幕後主腦
Max Shreck 操縱企鵝人, Talia 則指使 Bane
至於那對愛恨交纏又天造地設的戀人
明明相愛, 卻又站於宿命的對立
抱緊的相親只是一時, 通向的是永遠分離的遺憾
雙重身份, 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自由, 沒有一面不需要代價
瘋狂的兩性極端, 一吻之後要面對最殘忍的真相

貓女一走, 就走了二十年
當年的舞曲寄願另一個人生, 另一個時空, 如今願望成真
富家子巧遇女神偷, 他家道中落, 她亂世求生
古典舞曲喻意死亡的來襲, 哀愁憂怨
風暴來臨之時, 一切財富名聲都隨之消散
這一次的吻別, 就只為了永遠的重聚, 幸福無憾
Rise, 其實是蝙蝠俠情路修成正果, 貓女名正言順重新上路的終局


延伸閱讀:
蝙蝠俠 與 貓女郎 The Bat & the Cat
蝙蝠俠 與 羅賓 Batman & Robin
蝙蝠俠影 不敗之謎 - 《The Dark Knight Rise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