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港女知性代言人 - 談盧凱彤的《掀起》



知性是從心出發, 一場感性過渡到理性的過程
華語樂壇一直自豪有蔡健雅, 陳綺貞的聲音, 一份獨立音樂的質感
還有王菲的獨樹一幟, 型格前衛出位, 具有玩聲的動感
盧凱彤不是沒有, 專輯包裝到作曲風格都有濃厚的小鎮風情
問題是, 會不會模仿得太刻意?

《不脫知女生》的開宗明義很意外, 哪有知性的人高舉不脫知性的口號?
要去脫脂, 要扮無知, 盧凱彤明言不想當這樣子的女生
不脫知性就有可能? 那潛台詞該是想我不脫脂才不可能? 這是否與其主旨相互矛盾?
再講《雀斑》的比喻, 聽到最後一句總算知其歌名意思
寫得有角度, 但第一句的「牆上寫髒話」會否扯得遠了一點?
主歌駁上副歌的不通順, 譜上悠揚的副歌旋律, 沒有發揮出更大的感染力
The Past Mix 的清脆直接, 去除緩慢不到題的開場, 混聲的處理來得更舒服
欲豁達但還有一根刺的遺憾, 可惜專輯沒有這一首佳作

EP 已曝光的《等等》反復的唱上同一個字, 很有等待的意味
Ad-lib 的輕聲過門, 也像是專輯上曲風的一段小過渡, 舒服的打開音樂路另一道門
《Summer of Love》重新演繹了的這一個高溫版本, 很Acidic, 尾音唱得如發高燒般
MV一樣是熱到失控, 這樣的夏日誘惑, 還未能承受得了, 怕自己中暑

《哽咽》都是清新的, 都是入耳的, 歌詞亦具詩意, 少了點特色而已
可聽性較高的有《Hey Boy》, 《荒蕪中起舞》
偏中快版節拍的歌曲, 少一份無病呻吟, 多一種活力衝勁
《完整》應是她聲音運用最自然, 以原來的女聲輕唱, 本就已很吸引人
為何還要加插音效? 為何還需明哥和聲?
現在豐富聲音變化的版本, 有滿滿的合聲與氣聲, 若能聽到獨唱版本在副歌部分會更完整
像《人造衛星情人》迴盪的背景編曲, 水滴與結他聲的混音
精彩在突出歌者女聲以外, 又有幾段樂器獨奏合演的變化,
不細聽都屬悅耳耐聽, 聽得深入一點竟有多層聲效的趣味
像《大拇指之歌》的民謠笛聲, 又是簡單清爽一支結他為主幹
只聽 Ellen 的音色, 只聽其長音處理, 只聽其拉音技巧
之後一刻的安靜, 又一刻的無聲, 再以長笛淡出, 很有置身大自然的感覺
Hidden Track 繼續結他, 繼續掃弦, 延續著清心的舒暢

At 17 後期沒再聽到她倆的青春氣息
也許《變變變》之後就早該變出單飛的路線
盧凱彤首張個人專輯, 聽出很強烈的音樂自主性
論唱功聲線, 論演繹變化, 即使Ellen 富實驗性質的左闖右試, 誠意可嘉
還是喜愛她最溫柔的抒情一面, 還是欣賞她蹦跳好玩的個性一面
還是不要讓我知道她想寫髒話, 會較好

《掀起》的音樂製作水平是很高很高的, 只是欠了一份直率的感動
計算的著跡在曲目的音樂選用上, 在音樂的表現方式上
太多太多了, 反而遮蓋了盧凱彤本不需修飾已很動人的聲音
可惜了《掀起》原意要打造她的知性方向

推介: 人造衛星情人, 大拇指之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