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楊千嬅 Minor Classics 音樂會 2011 - 傲岸淡泊的民間傳奇



從不是溫室中的小公主, 也沒有蛻變成艷壓群芳的王后
她是拒絕爭妍的野孩子, 拒絕盛放的小金花
難得在香港樂壇中竟可堅強的闖過一關又一關
來到成家立室的一刻, 還可從容親民與樂迷分享心頭好, 為多年的情意結畫上圓滿句號

若然陳奕迅是天生領袖, 那楊千嬅就是率性而為的 "飛女"
可從歌曲中看到她 "窮途末路時私奔" 的倔強, 聽到她 "無人可阻我路" 的勇,
註定不是君臨天下的氣勢, 卻是大鳴大放大情大性的以真摰情懷感染樂迷
只是, 人總會成長, 成熟了的她再不能左衝右撞, 總不能一輩子都是 "大傻" "大無畏"
然後, 歲月會讓曾經的感動昇華, 義氣的稜角一旦磨滑了, 當時的英勇都會化成溫柔
告別往日唱腔, 與華星時代的幼稚少女作 "明日再會" 的致敬禮
是次音樂會, 人山人海的玩味編曲都換成優雅的高格調了,
當台下支持者的, 縱有唏噓嘆息, 也深深體會到, 時間的重量

再回復不到十八的心境, 正如與黃偉文有發生過的, 最好的, 最高峰的時期, 早已消逝淨盡
然而, 不代表經典重譯後會變味, 新的態度, 新的風格, 帶來了另一種震撼, 細水長流的感覺
激動悖逆的《零號》, 腳步放慢了, 呼喊減輕了
控訴的每字每句卻擲地有聲, 燒出更長更烈的猛火, 本來還有的疑惑成了宣言
衝動自由的《私奔》, 沒有了玩聲的冒險感, 沒有了隨心的即興感
換來是豁出去的一份肯定與信心, 是回望過去窮途末路的堅決實在
《友誼萬歲》的高音厚實低沉了, 當日還是濃烈的熱愛, 今天卻是真正能冷靜的唱著友誼萬歲
只因位置已得到確定, 同樣的旋律不一樣的情感, 以前邂逅已成現今循例聚舊

婉約可人的有《寒舍》, 原曲在冬天聽出的冷冽傷愁, 都給溫暖飽滿的聲音換上了
無他, 露台花已開, 現在洋溢著淡然寧靜的氣氛, 自憐自愛的已難對號入座
一切感情流露歸於回憶, 遍地雪花散佈屬於意境, 如今唱那幾個 "曾" 字有了新的意義
亮麗重生的有《一個人的童話》, 首段的甜蜜可謂顛覆了整首歌原有的無奈, 唱出了原詞新角度
原來沒有糖果屋南瓜車也可過精彩人生, 現實生活的童話故事都可開花結果,
副歌訊息屬於過來人的勉勵, 因此再沒有咆哮埋怨的需要
高貴優雅了, 金牌三部曲的怨婦哀曲都成了首首祝福寄語, 唱出有過去的女人風采
《河童》《字跡》的音色之清, 童話之美, 情調之詩意, 良久不散的動人感染力
寫過 Unlimited中《芬梨道上》不再強烈的表現悲哀, 淒淒戚戚的淡然遺憾
現在一襲紅晚裝配上笛聲, 延續古典的清幽雅致
最驚喜的選唱來自《藍與黑》, 顏色系列一向獨特前衛, 散發著沉鬱藍調的藝術質感

感傷也許過渡成幸福, 沒有變的卻是其赤子真誠
跟 Ladies & Gentlemen 演唱會一樣的, 有對著歌詞本唱歌的時分, 與眾同樂
陳奕迅又一次的狼來了, 又一次一起同台, 就是享受他們一起表演
享受醫神說笑話, 千嬅附和狂笑的時刻, 是從容輕鬆, 也有說不出的情懷
萬紫千紅太入世太庸俗, 還是如今的清秀孤高, 更有品味更有情味
一曲優美中樂, 勵志打氣的金句台詞, 《民間傳奇》正好代表楊千嬅一路走來的個性與地位

--

綜合 Rundown List (不同時期專輯分佈)

河童 (新藝寶 - Miriam)
超齡 (金牌 - Single)
一個人的童話 (新藝寶 - Miriam's Music Box)
水月鏡花 (金牌 - Unlimited)
民間傳奇 (新藝寶 - Make Up)

的士司機 (金牌 - 電光幻影)
電光幻影 (金牌 - 電光幻影)
風釆依然 (金牌 - Single)
手信 (華星 - 私日記)
出埃及記 (華星 - 到此一遊)

寒舍 (新藝寶 - Miriam's Melodies)
字跡 (華星 - 直覺)
零號 (華星 - 冬天的故事)
亂唱的歌 (新藝寶 - Miriam) / 魂斷威尼斯 (新藝寶 - Make Up)

心魔 (華星 - 狼來了)
藍與黑 (新藝寶 - Make Up)
私奔 (華星 - 冬天的故事)

洋蔥 (華星 - 1-100)
深息 (華星 - Kiss Me Soft)
稀客 (新藝寶 - Make Up)
勇 (新藝寶 - M VS M 上半場)

Encore

友誼萬歲 (華星 - 直覺)
我是羊 (新藝寶 - Miriam's Music Box)
亦舒說 (金牌 - Unlimited)
有過去的女人 (金牌 - 金牌女兒紅)
芬梨道上 (金牌 - Unlimited)
最後的玫瑰 (志明與春嬌 電影歌曲)
狼來了 (陳奕迅合唱) (華星 - 狼來了)

尾場特別演唱:
可人兒 (華星 - Kiss Me Soft)
我是羊 (新藝寶 - Miriam's Music Box)
咬唇 (新藝寶 - Make Up)
我不要你愛我 (華星 - 到此一遊)
我等我在 (金牌 - Single)
曾幾何時 (華星 - 到此一遊)
火鳥 (新碟)
木偶奇遇記 (華星 - 冬天的故事)

總數
1. 5首
新藝寶 - Make Up

2. 3首
華星 - 到此一遊
華星 - 冬天的故事
新藝寶 - Miriam's Music Box
金牌 - Single
金牌 - Unlimited

3. 2首
華星 - 狼來了
華星 - 直覺
華星 - Kiss Me Soft
新藝寶 - Miriam
金牌 - 電光幻影

4. 1首
華星 - 私日記
華星 - 1-100
新藝寶 - M VS M 上半場
金牌 - 金牌女兒紅
志明與春嬌 電影歌曲

華星 - 14首
新藝寶 - 11首
金牌 -9首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陳奕迅《?》 傲視群雄的王者之風



真正的領袖風範, 是要敢於開創, 勇於提拔
多年前的《不想放手》 已是匠心獨運, 但當時還總覺差了一點點
過份壓抑內斂, 少了躁動張狂, 就是欠缺了《?》提供的情感釋放出口
如今《?》專輯的製作高度則直追華語專輯的標竿《Special Thanks To》
不斷的磨合新班底, 終於拔出了最鋒利的劍, 發揮出本就非凡的深厚內力

與唱作人的火花, 與慣見班底的默契, 在流行度與藝術感找到上佳平衡
《Taste the Atmosphere》是關於與久仰前輩合作, 與成名已久的巨星高歌
《上五樓的快活》過於著重明星效應, 合作也是噱頭大於內涵
這一趟, 終於走對了方向, 在找新嘗試上有了經驗, 更成熟的揮灑自如
既有大問號, 就要隨處探索可能性, 帶著好奇的眼光唱遊天下事

《?》與名氣背道而馳, 大膽起用的新名字, 撞撃出猛烈的化學作用
旋律上有清新的岑寧兒藍又時, 編排配製上加持的是 Zarahn, 黃丹儀
視覺體驗上都有了新突破, 麥曦茵導演, 林耀聲演出, 禤天揚伴舞
《張氏情歌》的電影概念與《看穿》的現代舞都將成陳奕迅經典的兩大音樂錄像

周國賢的作品水準與自身專輯表現的距離
再一次證明, 一個默默耕耘寂寂無名的幕後中堅, 才更合適他的樂壇位置
《張氏情歌》與《哎呀咿呀》為周氏個人與樂隊名義分別編曲的作品
曾經滄海的呼喊, 沙啞磨蝕的情懷, 每多聽一次, 多一份無奈滄桑

親自帶領岑寧兒出道, DUO首次獻聲到現在自家創作收錄碟內
陳奕迅與岑寧兒可謂一等一的配搭
作為《大個女》《大得太快》的給小孩第三部曲,《Baby Song》的真摯親情了然於心
唱出別個創作人曲式的味道, 而保留了個人風格, 可是醫神多年來的看家本領

同樣再找方大同, 《孤獨患者》比上次的《倒帶人生》作曲更平易近人
底蘊卻仍瀰漫著鬱悶的苦情, 這是一種意境的演繹, 難以釋懷更難以抗拒
《看穿》的過場編曲具有洞悉天下所有的氣勢, 對世情的掌握盡現在大氣的歌詞中
跳躍輕爵士的《吟遊詩人》, 就像到處遊走逛盡世間佳境的詩篇, 熱鬧過後留下一點冷漠
三首歌曲, 一支鋼琴, 簡單的佈局卻有三種氣氛, 三段盪氣迴腸的人生歷練

John Laudon 上場設計過英倫搖滾, 是次就有迷幻作開篇的《聽一千遍後》
依然復古如八十年代常用的背景樂器, 節奏在隨意與激烈間跳動;
跟著更頹廢靡爛的境界是《還要不要走》, 慵懶的聲音, 夜深的時分, 輕緩的逐點爆發
與《聽一千遍後》像在劇情情節與音樂風格上相連
之後《積木》又有趣的亮出了 Banjo, 整個台式鄉謠倒置了剛才陰涼的氣氛

《Muffin Man》與《那些讓你死去活來的女孩》又是一曲兩詞兩編兩種唱法
作有力的總結曲, 跟《路一直都在》的勵志一脈相承, 尤其前者唱出久違的英式流行搖滾
沒錯, 全碟充滿著 "久違" , 單位的名字卻是多麼新鮮
很多唱作人的曲詞包辦, 得以兼顧歌曲的流暢性與連貫度

《?》每一首歌曲旋律都獨特而悅耳, 強調黑色陰沉的型格
詞意上涉及人生與人性, 題旨宏大而言簡意賅
難得的是, 陳奕迅選對了合作的才華, 讓每個可各自發光發熱的品牌共融共和
串聯在一起成就了歌神的華語專輯代表作

推介: Baby Song, 孤獨患者, 聽一千遍後, 看穿

延伸閱讀:
<<不想放手>> 還是差了一點點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大藍湖 (Big Blue Lake) - 流水記憶淡淡過後



鏡像, 濃妝, 戲劇台詞, 一個人在陌生的場地排練著別個地方的語言
組成開場畫面的符號, 都是虛幻偽裝, 不是最真實的自己
電視機內播放著太平清醮, 她感受到的觸動, 已不復在當下
因此要再尋找, 這個過程叫作 "喚醒", 也就是全片貫穿的主題 - 喚醒

喚醒自我, 要誠實的面向過去
每人心事不盡相同, 收藏保護本我的方式也不一樣
有人選擇了欺騙, 有人選擇了逃避,
最後都是通向修補情感的連繫, 重覓失落的大藍湖

初戀的缺撼, 出走的任性, 都是個人創傷的一角
只是經歷過沒有選擇之下忘記一切, 才顯得本來真實記憶的可貴
回到家中後卸下行裝, 與母親面對面的對話竟變得冰冷空洞
眼神中沒有了親情, 簡單拍膊代表著親切慰問的動作竟是生硬而重覆
忘記了身邊人, 只能活於回憶之內, 也許都是生命階段殘酷的過渡之一

習慣於重覆的舉止, 每早練太極, 拍膊頭打招呼
是安穩常態的表現, 也許源於渴望身邊所有都不要變的安全感需要
生活模式的簡化, 人一旦認老了, 逐漸要返璞歸真, 腦海中現實中都想回到當初
對人與事停留在既有認知, 再也追不上時代洪流的發展
不想也不能再適應變遷, 老人痴呆也好, 腦退化也好, 或許都是社會向前進的必然副產品
電影喚醒的, 不止是母女十年間失落的關係, 更重要是我們對受遺忘受遺棄老一代的關注



仿似流水的記憶, 鏡頭下朦朧的大藍湖, 正好代表再見的 Puppy Love
仿紀錄片的特寫, 則有老街坊的聚首, 眉飛色舞的談往事
可是電影談記憶, 也談 "演戲" , 很多身份與感情是透過重演而確立
攝影機的記錄, 旁人的口述, 本應是歷史的憑據,
可是攝影功能不一定在於反映真相, 人腦海中能記下的也未必盡可靠
片中對村民口中的描述, 是即興創作, 還是訪問答案?
當畫面從尋常臉孔切換到覃恩美所飾的母親之後, 方知鏡頭前的真偽難辨
人更是難以捉摸, 心中記得的可以說謊, 忘記了又無法道明事實
像麗儀所講的一位婆婆, 描繪的只是其所想, 與身邊所看到的已全不脗合
這是片中隱含保育文化的訊息
真實美景逝去後, 剩下的只有前人所言, 只有會殘舊的相片
太平清醮若只在電視框架中看到簡介, 也不會有現場的感染力

今年香港影壇已有三部獨立作品, 慨嘆美好景觀的逐步消逝
《1+1》以影像悼菜園村, 《不設房》引用《英雄本色》Mark哥經典對白,
感慨 "香港咁靚, 一下子就無晒" 的悲哀
《大藍湖》則一如二手市場東主所言, 每一物件都有其專屬故事
每個人的經歷, 點滴匯聚成珍貴的集體回憶
只是《大》片不同之處, 在抒發情懷之外, 亦不忘樂觀基調
既談保留歷史與發展未來既有著衝突, 卻仍能歌頌景物雖變, 人情依舊的精神

喚醒的價值, 還有平淡的美好
電影常用固定的長鏡頭, 去呈現靜止如水的心境,
還有緩慢的步調掌控, 是休閒無憂的生活節奏
這可表達體貼老人家步伐的遷就, 也可是個人理想的嚮往
以情懷氣氛代替長篇對話, 一場吃麵戲的數分鐘靜默, 營造出十年心結在沉默中消弭的動人場面
男女主角間的互動亦是淡淡然的小情小趣, 唯一一場激情戲份諷刺的以尷尬與不知如何應對告終
最後一鏡的家人知己相伴, 本土文化 (太平清醮) 的親近, 已無聲寄託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唐寧首次在大銀幕擔正, 以個人魅力將戲份從頭帶到尾,
還要演出演員的多面性, 頗考功力, 表情變化也未夠豐富
覃恩美則最初似未進入狀態, 實是故事要求情感克制的需要
到後期的話劇說故事, 就充分表現其純真感性, 前後對比之大可見難度之高
中段剪甲到翌日早餐, 在認得與忘卻之間, 拿捏出病者的情緒與角色的從容
唐寧也在對手演得精彩的引導下, 在那幕場口交出了使人難忘, 細膩的感情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