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2011年度 秋冬季節 最期待電影16強 (下)

暑期大片特技狂轟猛炸的季節經已過去,
踏入九月檔期多是爭奪年尾電影大獎提名的 "爭獎" 電影
隨著威尼斯影展閉幕, 奧斯卡前哨戰的多倫多電影節亦已舉行得如火如荼
現介紹在餘下四個月或2012年初上畫, 值得期待的精彩作品
暫未知香港映期, 但都是個人喜愛其預告, 及結合外界初步反應得出的十六部心水
香港代表方面, 剛好是早期博客友好所說的, 慣常三個期待名字
杜琪峰, 許鞍華, 以及王家衛, 當中後者的五年磨一劍最為使人著急, 還是擔憂?

--
9. Take Shelter
導演: Jeff Nichols
演員: Michael Shannon, Jessica Chastain



離奇天然變化只有男主角目睹, 是恐懼幻影還是先知異象?
Jessica Chastain 冒起之年, 擔正多部叫好作品, 劇本看似曲折離奇極有潛力
只是冷門另類的獨立奇片, 要等多久才會在港見蹤影?



--

10. 賽德克.巴萊 Seediq Bale
導演: 魏德聖
演員: 徐若瑄, 羅美玲



七億台幣打造, 台灣影壇從未如此浩大過
魏德聖不愧為重振地道電影工業的夢想家, 更大膽全片沿用原住民語言
重現遺忘的歷史, 對文化藝術的執著, 對劇本製作的堅持, 足使本片為台灣年度國片



--

11. Melancholia
導演: Lars von Trier
演員: Kristen Dunst



康城首映後, 從導演的訪問到影后的加冕都爭議聲不斷
依然神秘的劇情, 蜘蛛女 Kristen Dunst的驚天演出
為這最後一部 Lars von Trier 參展作品增添懾人的吸引力



--

12. 奪命金 Life without Principle
導演: 杜琪峰
演員: 何韻詩, 劉青雲



拍攝金融題材為大勢, 但演員組合認真新鮮
劉青雲為愛將, 任賢齊為慣用, 但何韻詩跟胡杏兒的名字竟放在當眼位置?
一向不重視女性角色的大導演, 如何起用影壇兩位新星?



--

13.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導演: Lynne Ramsay
演員: Tilda Swinton



震撼的原作素材, 強烈的社會議題
Tilda Swinton 挑戰演技一部比一部具發揮空間, 單是宣傳劇照的空洞眼神已入戲十足



--

14. Mission Impossible: Ghost Protocol 職業特工隊: 鬼影約章
導演: Brad Bird
演員: Tom Cruise



早在最期待續集一文介紹, 難得入選的純動作商業電影, 還要是系列續篇的第四部
只是 Brad Bird 的動畫太深入民心, Bad Robot 製作公司亦屬品質保證
最要緊還是太久沒有欣賞過 Josh Holloway 的演出了



--

15. Immortals 3D 天魔戰神
導演: Tarsem Singh
演員: Henry Cavill



唯一一部入選的3D大片, 經歷 300 的打機闖關式重現斯巴達大軍的神勇後,
很希望 Immortals 以3D技術能真正拍出緊張刺激的電影感, 預告片算是過關
肌肉型男, 性感美女少不免, 但這可是男主角演超人前的考牌作



--

16. In Time 潛逃時空
導演: Andrew Niccol
演員: Justin Timberlake, Olivia Wilde



低調的宣傳, 嶄新的科幻概念
作為 Truman Show (真人Show), The Terminal (機場客運站) 的金牌編劇
Andrew Niccol 一向有創意有科學頭腦, 最重要是對人文社會有所思考反省



--

當然還有很多傳統大導的名作要一一細看
只是初曝光的預告片, 暫有影評都未見重大迴響, 都先放在觀望態度吧
最有大熱潛力的必是人人喜愛的 Steven Spielberg 史提芬史匹堡
兩部大片, 丁丁歷險記為又一 Motion Capture 動畫, War Horse 則似是討好奧斯卡的溫情作

還有每年一度 Clint Eastwood 奇連伊士活 的 J.Edgar,
David Cronenberg 的以佛洛依德為題材的 A Dangerous Method (早在年初談論過),
Roman Polanski 軟禁獲釋後找來 Kate Winslet 擔演 Carnage,
George Clooney 佐治古尼自導自演的 The Ides of March,
Alexander Payne 執導, 佐治古尼又將衝擊影帝的 The Descendants,
Ralph Fiennes (即哈利波特迷熟悉的佛地魔) 首執導筒的 Coriolanus,
Meryl Streep 梅麗史翠普來年影后大熱的 The Iron Lady 等等
彭導的春嬌與志明亦不知能否趕及出閘呢?
2011的最後一季, 會出幾部影史經典呢?


延伸閱讀:
2011年度 秋冬季節 最期待電影16強 (上)

2011年度 秋冬季節 最期待電影16強 (上)

暑期大片特技狂轟猛炸的季節經已過去,
踏入九月檔期多是爭奪年尾電影大獎提名的 "爭獎" 電影
隨著威尼斯影展閉幕, 奧斯卡前哨戰的多倫多電影節亦已舉行得如火如荼
現介紹在餘下四個月或2012年初上畫, 值得期待的精彩作品
暫未知香港映期, 但都是個人喜愛其預告, 及結合外界初步反應得出的十六部心水
香港代表方面, 剛好是早期博客友好所說的, 慣常三個期待名字
杜琪峰, 許鞍華, 以及王家衛, 當中後者的五年磨一劍最為使人著急, 還是擔憂?

--

1. Drive 極速罪駕
導演: Nicolas Winding Refn
演員: Ryan Gosling



勇奪康城影展最佳導演, 據稱以真實的飛車追逐戰作動作主軸
久違了的沉鬱黑色風格, Ryan Gosling 演孤獨英雄, 一部文藝動作片



--

2. Shame
導演: Steve McQueen
演員: Michael Fassbender, Carey Mulligan



出爐威尼斯影帝, 新任磁力王 Michael Fassbender 註定在2011年大放光芒
Steve McQueen 在2008年 一部 Hunger 一鳴驚人, 亦親手將 Michael Fassbender 推上國際舞台
如今第二次合作又為其帶來影帝榮譽, 描述性癮題材相當具話題性



3. Tinker Tailer Soldier Spy
導演: Tomas Alfredson
演員: Gary Oldman, Colin Firth, Tom Hardy



Gary Oldman 封帝呼聲高唱入雲, 頂級陣容全為荷里活實力派一線巨星
瑞典導演成名作為近十年最佳殭屍片 Let the Right One In (血色童話)
詭異冷色調後挑戰政治驚慄類型, 企圖打入國際主流進軍奧斯卡



--

4. 一代宗師 The Grandmaster
導演: 王家衛
演員: 梁朝偉



一等再等, 終見全新預告片, 雨中決鬥加哲思獨白, 會否是 東邪西毒 的重演?
王家衛衝出國際試水失敗後, 再找回老拍檔梁朝偉演詠春高手
不期待驚人突破, 只望順利完成不夭折, 王家衛作品定為年度必看且不能不看



--

5.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導演: 九把刀
演員: 柯震東, 陳妍希, 敖犬



九把刀的傳奇從書本走到電影, 果然 "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
台灣破盡票房紀錄, 香港友好們議論不斷, 找回一段段屬於"那些年"的青春校園回憶!



--

6. La piel que habito (The Skin I Live In)
導演: Pedro Almodóvar
演員: Antonio Banderas



西班牙大導演艾慕杜華又來奇詭新作, 夥拍 "黑俠梭羅" 安東尼奧班達拉斯, 會擦出何斯火花?
出人意表的故事轉折, 立體飽滿的角色展現, 在艾慕杜華鏡頭下的女性魅力何以擋?



--

7.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龍紋身的女孩
導演: David Fincher
演員: Daniel Craig, Rooney Mara



犯罪陰暗系大師 David Fincher 回歸拿手把戲
氣氛營造的功力在緊湊剪接的預告片中已發揮得淋漓盡致,
瑞典小說原著據稱很暴力很有野心, Karen O 加持的配樂值得期待



--

8. 桃姐 A Simple Life
導演: 許鞍華
演員: 葉德嫻



葉德嫻從來與后冠無緣, 這回實力甫備受認同, 一下子就是國際級影后
法內/外情還是記憶猶新, 許鞍華則是香港女性作者導演的代表
揚威海外第三大影展, 獎項威力可使熱潮維持多久?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三看《There Will Be Blood》(黑金風雲) 的啟示



看過《There Will Be Blood》, 總難忘記三場重點場口, 讓本片一直在影迷間廣泛談論
從最初的困惑不解, 到第二次, 第三次, 慢慢感受到 Daniel Day Lewis 演技的出采之處
首離戲院之際, 是難以下嚥的苦澀,
畢竟主題的徹底黑暗不是本人所抱持的人生觀
極端負面的角色推進, 貪婪, 欺騙與拒絕貫穿主調
對白愈加尖銳, 營造出觀眾聽到也覺難受的不安感

很難得還會再給予機會去欣賞, 嘗試接受電影世界中的人性醜陋表露無遺
雖然人世間確充滿仇恨掠奪, 黑色的石油正好作為誘發人瘋狂因子的象徵
但始終未能認同其歇斯底里, 不是寫得出立體的奸角就是反映現實
Daniel 在好幾場公眾場合都盡現霸道一面, 然而難說服這樣的個性可達致成功與財富
雖然名人大多有強烈的 Self-ego, 但如 Daniel 一樣的人, 不妥協的自我
怎樣可成功收購油井, 建立關係, 成為一代油業大亨?

導演兼編劇 Paul Thomas Anderson 愛塑造異於平常的人物, 性格往往獨特偏鋒
當然自有觀眾對這個窮小子奮鬥史有共鳴, 贏了財富輸了感情的 "大國民" 式套路
只是 Kane 的專橫是建基於事業上的成功
然而 Daniel 在未完全擴展雄圖大業之前, 已像失心瘋的走火入魔
是因為兒子, 是因為兄弟, 還是因為小鎮的信仰背景?
轉折的鋪陳通過詭異脫軌的配樂完成, 那仍是一趟不完全的靈魂墮落旅程

三段具爭議性的情節, 首先是海中暢泳後殺死了 Henry
深邃的大海盛載著失落與孤寂, 是全片最有 Blood 意指的符號
在演出上是強裝堅壯的面孔, 口中訴說著兒時往事, 心中醞釀著被騙及失去唯一親人的憤怒
劇本一直強調 Daniel 對別人干涉自己家庭關係的不滿, 亦充滿對周邊人的不信任
當得知自己重視家庭, 竟成為受攻擊的弱點, 就會在內在精神信念一下崩潰
先是兒子的送走使他暗自發狂, 後到所謂弟弟都只是謊言
就在行為上都明目張膽的, 通過暴力展露內心深層的恐懼

後兩部分是互作對比, 亦是最引起話題的 "資本主義 VS 宗教信仰" 情節
先是 Eli 為 Daniel 洗禮, 影像上呈現的是 Eli 站著而 Daniel 下跪
突顯了 Daniel 為其野心的委曲求全, 亦直接在台詞及畫面上指出 Eli 是勝利的一個
當中 Daniel 最難突破的關口正是 I abandoned my son!
他不重視自己名聲, 反正在餐桌上為兒子都可餐布蓋面, 都可在競爭對手前不顧儀態
然而, 他對兒子的緊張, 竟成了人口中的罪惡
他亦沒法子承認, 自己愧對最愛的人, 曾經做了沒能挽回的錯事而失去了親兒的緊密聯繫
再也不可以直接溝通的心結, 延伸到兒子長大後的關係破裂

受洗時的 "I am a sinner" 宣言, 與最後一場 "I am a false prophet" 高喊,
同樣使人坐立不安, 這兩次的相互強逼, 要對方面對人生的唯一靠依
還有奶昔比喻, 更顯 Daniel 的氣焰, 與這次最後對決中, Eli的徹底挫敗
有指最後在保齡球道發生的, 都是主人翁的超現實想像
在腦海中的復仇, 最為完美; 若為現實, 則會彼此都落得永遠困於罪中的下場
如何看待兩人所代表的黑暗力量, 是真實還是幻想?
正如觀眾對《Magnolia》(人生交叉剔) 中青蛙雨的看法, 就是看的人所抱持之信念了

今日重看 Eli 的狂妄, 終場的軟弱,
想起基督信仰的派系之分
原教旨主義要極端起來, 在教堂中的激進說話可真驚心
相信上帝, 感受聖靈, 卻不要忘記真正的使命, 仍在於人間傳遞信望愛的訊息
沒有了接納包容, 在教堂中如何虔誠屬靈, 都只是誤導群眾的假先知而已

拍過四部享譽國際的劇情長片, Paul Thomas Anderson 肯定已是當代美國影壇大師之一
《There Will Be Blood》在普世觀眾看來, 是其最佳作品
仍未能輕下定論, 但本片的解讀空間, 決非只有坊間的資本主義與基督教義的批判
反而 Daniel Day Lewis 的演出重點, 全在其兒子與弟弟身上
貪婪金錢使人腐化的論調當能立足, 但背後會否有更全面的理由, 而非單一直述的顯而易見?
Eli 的角色往往未能看穿心中所謀所想, 是真心相信還是假意利用?
是否真正有信仰但用錯了地方?
是否真正曾經傳過道卻在路途中受罪迷惑?
趕鬼的疾呼是來自上帝抑或魔鬼?

曾拍過《Magnolia》(人生交叉剔) , 《Punch-Drunk Love》(私戀失調),
兩片同時入選 The Arts & Faith 選出的一百部傑出電影
Paul Thomas Anderson 可謂談救贖, 論神蹟之能手
從這角度去分析《There Will Be Blood》中對迷信與宗教操控的反思
更可看出電影針對的目標群眾, 挑戰他們對既有信仰的思考
而這個既有信仰, 不止是宗教, 不止是拜金主義
更是去問, 到底人的生命經歷, 所倚靠的是什麼?
Daniel 與 Eli, 都是對自己的信仰極端沉迷, 最後為之反噬
不禁再問, 人性之所以脆弱, 人性之所以醜惡, 到底為的是什麼?

延伸閱讀:
The Arts and Faith Top 100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