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看來是紀錄片突破豐收的一年, 擺脫掉沉悶的鏡頭調度,
深入地走進真實人物與歷史的世界, 原來憾動力不比戲劇低
《音樂人生》大膽拋開音樂傳記的框架,
從天才口中探索人生意義, 哲學層次提升到談論信仰與存在主義, 實為年度之冠
《與魔共舞》為以色列作品, 起用虛擬動畫尋訪真實戰爭的代價, 記憶與心理學運用描寫極致
《D-9 異形禁區》(District 9)、《沖天救兵》(UP)、《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
同為年度五強,
它們在製作水平上都達完美境界, 同時展現出人生道理或社會現實, 表現形式眼前一亮
《D-9 異形禁區》涉及的片種類型繁多, 節奏緊密野心巨大, 低成本下創造奇蹟, 很快會跟大家再分享詳細觀感, 暫居年度之冠
《沖天救兵》色彩繽紛, 配樂流麗, 背後卻是一個動人至深的故事
《一百萬零一夜》非凡的攝影剪接, 在艱難時刻激勵人心, 為生命注入奔放活力, 現代經典童話的誕生
政治電影也突圍而出, 多部高質素電影都圍繞著尼克遜的事蹟
奧斯卡提名確具份量, 五部最佳電影, 有三部都具備驚喜拍攝手法,
帶出現今全球化下急切關注的訊息
《驚世真言》(Frost/Nixon) 在宏大廣鏡下訴說傳媒的力量, 電視機小小屏幕可改變一切
《夏菲米克的時代》(Milk) 討論爭取自由平等的代價
個人最喜愛的超級英雄類型今年也有代表作,
譽為歷來最佳graphic novel的《保衛奇俠》(Watchmen)、
虛構新空間, 提及城市的黑暗面,
企圖製造災難而救世, 充滿驚險轉折
信仰主題亦一向為我所喜好,
福音主打的《流浪漢世界盃》處處見陽光, 失敗中尋覓夢想;
《In Bruges》深沉論述救贖與審判;
《血戰》(Defiance) 則為現代版出埃及記, 帶領猶太人逃離納粹, 建立新社群.
家庭, 親情與友情在今年依然大放光芒,
《小飛B》(Ricky) 教會每一個家庭珍惜;
《浮生路》(Revolutionary Road) 見證美好的家步向毀滅;
《Taking Woodstock》在音樂中找回自我價值, 在家人與好友的關係上得到啟發.
本土經典第三部曲 《麥兜响噹噹》對照數千年中華文化,
在迷惘前路中終尋找到自然而然的真理;
論到本地風味濃郁, 而又原創性高的最佳作品, 可要數到《意外》.
--
My Top 20 films:
1. 音樂人生
2. D-9 異形禁區
3. 一百萬零一夜
4. 沖天救兵
5. 與魔共舞
6. 尋找簡東拿
7. In Bruges
8. 小飛B
9.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破
10. 夏菲米克的時代
11. 流浪漢世界盃
12. 浮生路
13. 血戰
14. 保衛奇俠
15. 驚世真言
16. Taking Woodstock
17. 骨肉同謀
18. 麥兜响噹噹
19. 禮儀師之奏鳴曲
20. 意外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09 賽前分析
最佳男主角:
巾幗梟雄 - 黎耀祥
最佳女主角:
巾幗梟雄 - 鄧萃雯
最佳男配角:
學警狙擊 - 謝天華
最佳女配角:
宮心計 - 李詩韻
我最喜愛的電視男角色:
烈火雄心3 - 王喜 (鍾有成)
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
宮心計 - 楊怡 (姚金鈴)
最佳劇集:
巾幗梟雄
萬千光輝演藝大獎:
陳鴻烈
一直都沒有空寫心得, 如今來分析五強誰屬
今年男女主角都是五年來最強line up, 自從金枝慾孽04年內鬥後都沒感到競爭這麼激烈
不過今年只是演員有所發揮, 而非劇本寫得精彩, 製作做得出色
巾幗梟雄絕對是最佳劇集不二之選, 主要對手根本只能算上絕代商驕
兩大台慶劇雷聲大雨點小, 都犯上劇情犯駁角色情理不通的毛病, 全靠好演員好表現撐場
古靈精探b胡鬧誇張, 但整體演出效果討好理想,
與畢打自己人一樣主打輕鬆無聊, 反而更有另類吸引力
個人最喜歡的五套依次就是:
巾幗梟雄
古靈精探b
絕代商驕
宮心計
畢打自己人
演員真的戲碼強大, 先說女配角, 個人希望亦預期五強為:
巾幗梟雄 謝雪心
宮心計 李詩韻
宮心計 韓馬利
有營煮婦 伍詠薇
巾幗梟雄 惠英紅
謝雪心著實穩操勝券, 第一次看她在tvb亮相就盡顯霸氣, 大奶奶很搶鏡
只是宮心計的郭太后更得人心, 憑另一套提名反而削弱得獎機會
尤其巾幗將橫掃大獎, 女配似乎分給宮心計機會較大
李詩韻表現脫胎換骨, 演活任性而善良的賢妃, 娘親受絞刑時來不及送行痛哭一幕已值得肯定
加上女配角獎歷來皆頒予資歷輕的後輩, 繼有楊思琦, 陳法拉及楊怡, 輪到她也不為奇
只是目前還不夠呼聲, 韓馬利也得不少讚賞, 相當大熱
伍詠薇的戲份根本等同女主角, 她亦搶盡風頭, 讓全劇焦點集中在她的感情線, 只是劇集無反響, 還是入五強已經有交代
剩下一席沒什麼心水, 只是惠英紅確好戲又有發揮, 不過我更希望提名名單有程可為, 也很欣賞陳敏之在富貴門的演出, 更特別要點名稱讚復出的李綺虹呢
男配角預期五強:
學警狙擊 謝天華
碧血鹽梟 黃浩然
巾幗梟雄 敖嘉年
宮心計 李國麟
畢打自己人 歐錦棠
前四位口碑收視俱備, 絕對鐵膽, 獎項歸誰亦沒有任何懸念
只是沒有了laughing熱, 前四位的演技水平其實不相伯仲
最後一個只是自己喜歡, 但應屬蔣志光, 吳卓羲之爭
奇怪沒有許紹雄和郭峰, 兩人在今年不同劇集都大放異彩, 前者主要出色在絕代商驕,
後者在巾幗演王爺, 古靈精探演D.I.E.主管, 宮心計演棋博士都非常突出
女主角預期五強:
宮心計 楊怡
宮心計 佘詩曼
巾幗梟雄 鄧萃雯
富貴門 郭可盈
富貴門 戚美珍
這個名單應肯定有四位命中, 戚美珍通常會給tvb換上蔡少芬, 但珠光寶氣真的很不濟
鄧萃雯今次sure win, 撻q了兩次, 在tvb成為了收視保證, 應該不會再失手了
現時太多煙幕, 歷來視后每人一年拎一次, 汪阿姐例外, 連絕代商驕都剔出提名外, 可見今年不是屬於阿佘的
在台慶鋪排已見鄧萃雯終受重視, 加上tvb向來喜歡論資排輩, 楊怡還有大把機會, 今次只是要上位, 未需奪最大的獎
富貴門一早已知是陪跑, 不過還是要表達對兩位女演員演技的肯定~
男主角預期五強:
宮心計 陳豪
巾幗梟雄 黎耀祥
絕代商驕 黃子華
烈火雄心3 王喜
富貴門 羅嘉良
民心所向, 高層力谷, 天時地利人和, 柴九捨我其誰?
黎耀祥誠然為當今影視界最佳演員top5, 視帝當之無愧
陳豪演得有深度有層次, 角色也見豐富立體, 可惜了宣傳重點不在癡兒成帝的主線
以黃子華在tvb的地位, 有提名已算不俗, 最多贏到我最喜愛, 不要緊, 有觀眾的支持已足夠
王喜消防員形象入屋, 演到第三輯仍有突破, 悲劇人物塑造易惹觀眾好感, 我最喜愛獎要奪非難事
最後富貴門一元一鳴二揀一, 坊間反應算羅嘉良佔優, 回巢再演回成名奸角戲路, 實在得心應手
最後的演藝大獎, 到今天才確定該會給陳鴻烈
他對邵氏的貢獻, 在觀眾眼中的地位, 都是不會動搖的~
巾幗梟雄 - 黎耀祥
最佳女主角:
巾幗梟雄 - 鄧萃雯
最佳男配角:
學警狙擊 - 謝天華
最佳女配角:
宮心計 - 李詩韻
我最喜愛的電視男角色:
烈火雄心3 - 王喜 (鍾有成)
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
宮心計 - 楊怡 (姚金鈴)
最佳劇集:
巾幗梟雄
萬千光輝演藝大獎:
陳鴻烈
一直都沒有空寫心得, 如今來分析五強誰屬
今年男女主角都是五年來最強line up, 自從金枝慾孽04年內鬥後都沒感到競爭這麼激烈
不過今年只是演員有所發揮, 而非劇本寫得精彩, 製作做得出色
巾幗梟雄絕對是最佳劇集不二之選, 主要對手根本只能算上絕代商驕
兩大台慶劇雷聲大雨點小, 都犯上劇情犯駁角色情理不通的毛病, 全靠好演員好表現撐場
古靈精探b胡鬧誇張, 但整體演出效果討好理想,
與畢打自己人一樣主打輕鬆無聊, 反而更有另類吸引力
個人最喜歡的五套依次就是:
巾幗梟雄
古靈精探b
絕代商驕
宮心計
畢打自己人
演員真的戲碼強大, 先說女配角, 個人希望亦預期五強為:
巾幗梟雄 謝雪心
宮心計 李詩韻
宮心計 韓馬利
有營煮婦 伍詠薇
巾幗梟雄 惠英紅
謝雪心著實穩操勝券, 第一次看她在tvb亮相就盡顯霸氣, 大奶奶很搶鏡
只是宮心計的郭太后更得人心, 憑另一套提名反而削弱得獎機會
尤其巾幗將橫掃大獎, 女配似乎分給宮心計機會較大
李詩韻表現脫胎換骨, 演活任性而善良的賢妃, 娘親受絞刑時來不及送行痛哭一幕已值得肯定
加上女配角獎歷來皆頒予資歷輕的後輩, 繼有楊思琦, 陳法拉及楊怡, 輪到她也不為奇
只是目前還不夠呼聲, 韓馬利也得不少讚賞, 相當大熱
伍詠薇的戲份根本等同女主角, 她亦搶盡風頭, 讓全劇焦點集中在她的感情線, 只是劇集無反響, 還是入五強已經有交代
剩下一席沒什麼心水, 只是惠英紅確好戲又有發揮, 不過我更希望提名名單有程可為, 也很欣賞陳敏之在富貴門的演出, 更特別要點名稱讚復出的李綺虹呢
男配角預期五強:
學警狙擊 謝天華
碧血鹽梟 黃浩然
巾幗梟雄 敖嘉年
宮心計 李國麟
畢打自己人 歐錦棠
前四位口碑收視俱備, 絕對鐵膽, 獎項歸誰亦沒有任何懸念
只是沒有了laughing熱, 前四位的演技水平其實不相伯仲
最後一個只是自己喜歡, 但應屬蔣志光, 吳卓羲之爭
奇怪沒有許紹雄和郭峰, 兩人在今年不同劇集都大放異彩, 前者主要出色在絕代商驕,
後者在巾幗演王爺, 古靈精探演D.I.E.主管, 宮心計演棋博士都非常突出
女主角預期五強:
宮心計 楊怡
宮心計 佘詩曼
巾幗梟雄 鄧萃雯
富貴門 郭可盈
富貴門 戚美珍
這個名單應肯定有四位命中, 戚美珍通常會給tvb換上蔡少芬, 但珠光寶氣真的很不濟
鄧萃雯今次sure win, 撻q了兩次, 在tvb成為了收視保證, 應該不會再失手了
現時太多煙幕, 歷來視后每人一年拎一次, 汪阿姐例外, 連絕代商驕都剔出提名外, 可見今年不是屬於阿佘的
在台慶鋪排已見鄧萃雯終受重視, 加上tvb向來喜歡論資排輩, 楊怡還有大把機會, 今次只是要上位, 未需奪最大的獎
富貴門一早已知是陪跑, 不過還是要表達對兩位女演員演技的肯定~
男主角預期五強:
宮心計 陳豪
巾幗梟雄 黎耀祥
絕代商驕 黃子華
烈火雄心3 王喜
富貴門 羅嘉良
民心所向, 高層力谷, 天時地利人和, 柴九捨我其誰?
黎耀祥誠然為當今影視界最佳演員top5, 視帝當之無愧
陳豪演得有深度有層次, 角色也見豐富立體, 可惜了宣傳重點不在癡兒成帝的主線
以黃子華在tvb的地位, 有提名已算不俗, 最多贏到我最喜愛, 不要緊, 有觀眾的支持已足夠
王喜消防員形象入屋, 演到第三輯仍有突破, 悲劇人物塑造易惹觀眾好感, 我最喜愛獎要奪非難事
最後富貴門一元一鳴二揀一, 坊間反應算羅嘉良佔優, 回巢再演回成名奸角戲路, 實在得心應手
最後的演藝大獎, 到今天才確定該會給陳鴻烈
他對邵氏的貢獻, 在觀眾眼中的地位, 都是不會動搖的~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再在意也不敢介意《原來過得很快樂》
專輯: 原來過得很快樂
演出者: 楊千嬅
只要聽到楊千嬅的聲音, 我就會不期然將情感投入至她的感情世界
充滿感染力的演繹, 時而傷感抑壓, 時而活力爆發,
歌詞的詩意優雅, 專輯概念的完整統一, 演唱的藝術感及個人氣質
楊千嬅一年又一年帶著無數聽眾走進動人的情感經歷, 在音符下體驗真誠的對話交流
再見二丁目, 愛人, 有發生過, 冬天的故事, 少女的祈禱, 一個人的童話, 野孩子, 小城大事...
從華星到新藝寶, 從新藝寶到金牌, 專輯履歷表比任何一位殿堂級歌手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難得是親身參與製作, 用心與喜愛她的樂迷分享喜與怒, 樂與悲
她獨特出采的情感演繹功力外, 還有合作無間的班底如人山人海及林夕, 又與不同新單位擦出火花, 如藍奕邦等
All About Love 演唱會證明了給大眾看, 楊千嬅可以技巧感情共存, 是香港樂壇的親民天后代表
過去經典一一細唱的感動是年月累積而成的
親民在於其個性, 在於其樂觀果敢, 在於唱出自我, 在於可讓樂迷瞬間click中產生共鳴
撫心而言, a-music三張大碟, 哪一張可以找回這個樂迷心目中的楊千嬅?
Meridian摔得最重一跤, 是因為千嬅剛離開金牌走向新路程,
那時沒人意識到千嬅的音樂會突然出現災難性的變化
看到林夕黃偉文逐步退出千嬅的專輯, 支持者能不心痛嘛?
歌詞千篇一律, 旋律水過鴨背, 於是大家紛紛希望千嬅回到舊日的美好
黎明似乎聽到了我們的反對聲音, 於是路線開始懷舊了,
嗯, 既然fans喜歡之前, 就先來個造型曲風大回歸吧,
於是, 我們得到了這一張《原來過得很快樂》
哈哈, 黎生真愛跟大家開玩笑
封套到內頁設計有多簡單就多簡單, 簡潔是好事, 但簡陋就不行吧
製作人也算有心, 可拍到這幅充滿七八十年代風味的封套照, 放於新碟架中也懷疑是弄錯了
之前《明日再會》《撈月亮的人》好像很受市場歡迎呢, 不如照辦煮碗弄多兩三首放於碟內吧
於是我們得到了全碟編曲近乎一致的曲目
除了《你幸福嗎》是稍輕快一點的節拍外, 其他所有歌有想過以哪種樂器配製嗎?
沒有電子樂編排, 沒有古典中樂也不要緊, 至少專輯有完整故事也會補救得到的
整個流程是流暢有概念性也很好, 畢竟這是千嬅的拿手本領吧
而且《原來過得很快樂》看來像是可以說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 或是精彩的回顧...
噢, 看來是想多了
那些歌名, 全都是表面看來有文藝的氣息, 又是美麗的錯覺
千嬅需要把每粒音扯高來吸引聽者注意嗎? 尖得刺耳是辛辣的批評, 但著實讓耳朵感受很不舒服
不要再刻意賣弄技巧吧, 若是靠唱功起家的, 千嬅怎可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 又不是演奏廳大會堂
因為懷舊, 因為歌名引起的錯誤期待, 令人更感慨千嬅音樂性的倒退
《藍風箏》讓我太失望了, 因為千嬅有顏色作主題的歌都是很有特色味道, 如《藍與黑》《深紫色》
你不是把名字改作《對木偶唱歌》, 我不會想起《木偶奇遇記》給自身的震撼感動
那個沙鼓編曲到底在作什麼? 那個歌詞又在寫什麼?
怎說起 別企在赤地 對我哪需避忌? 仰望你星座 不必擔心我? 又和木偶何關?
大家都已可把《孖公仔》自動跟《姊妹》聯想起來了,
不將音域放置得這麼高這麼闊會更能感到千嬅的演繹深度
至於點題作《原來過得很快樂》每次聽其名我都會想到 "只我一人未發覺"
可惜是經典不能隨便引用的, 旋律偶有亮點, 但相信普遍樂迷都寧願聽回二丁目的聲音
已曝光的歌反而不俗, 《麥芽糖》得到一致盛讚而不獲派台的決定讓人可惜,
還是詞作帶出深刻意義, 令千嬅可當回一個出色的說書人,
旋律還略嫌過份曲高和寡及硬上高音, 不夠自然, 但情感真摯
《真命天子》有雷頌德在, 已經輕易給回大家一個舒服好聽的楊千嬅,
亦再次證明有林夕的靈魂, 可以提升歌曲的層次, 千嬅也會唱出更豐富的感情
《我在橋上看風景》夠豁達率性, 跟《我等我在》尚可打成平手, 相比回《如果東京不快樂》則還有很大距離
不過專輯前段以輕鬆看開作主調, 後來卻逐漸庸俗化, 歌詞也毫無連貫性,
主題鬆散不堪程度更勝《wonder miriam》, 無故又來首撈月亮的人國語版,
既沒有原曲的古典, 又保留不了演唱神髓
最後再讚一下黎明對樂迷要求的積極回應, 我們終於在專輯中看到《all about love》,
但曲目編排和專輯完整性有連繫嗎? a-music應該是回應沒所謂吧
畢竟千嬅的忠實粉絲們再在意也不敢介意吧, 我們的忠誠度一再備受黎生考驗
這三年也許就是大家對千嬅熱愛的最佳證明呢
最後, 若果分手前都未可能證實誰是真命天子的話
那這最後的專輯應已清楚告訴千嬅, 曲編的真命天子, 人山人海起碼應佔一席位吧
而填詞上的真命天子, 相信也不作他選了, 最重要是想說, 這人選絕非林若寧及黃仲凱
推介: N/A (或千嬅的華星金牌新藝寶專輯)
演出者: 楊千嬅
只要聽到楊千嬅的聲音, 我就會不期然將情感投入至她的感情世界
充滿感染力的演繹, 時而傷感抑壓, 時而活力爆發,
歌詞的詩意優雅, 專輯概念的完整統一, 演唱的藝術感及個人氣質
楊千嬅一年又一年帶著無數聽眾走進動人的情感經歷, 在音符下體驗真誠的對話交流
再見二丁目, 愛人, 有發生過, 冬天的故事, 少女的祈禱, 一個人的童話, 野孩子, 小城大事...
從華星到新藝寶, 從新藝寶到金牌, 專輯履歷表比任何一位殿堂級歌手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難得是親身參與製作, 用心與喜愛她的樂迷分享喜與怒, 樂與悲
她獨特出采的情感演繹功力外, 還有合作無間的班底如人山人海及林夕, 又與不同新單位擦出火花, 如藍奕邦等
All About Love 演唱會證明了給大眾看, 楊千嬅可以技巧感情共存, 是香港樂壇的親民天后代表
過去經典一一細唱的感動是年月累積而成的
親民在於其個性, 在於其樂觀果敢, 在於唱出自我, 在於可讓樂迷瞬間click中產生共鳴
撫心而言, a-music三張大碟, 哪一張可以找回這個樂迷心目中的楊千嬅?
Meridian摔得最重一跤, 是因為千嬅剛離開金牌走向新路程,
那時沒人意識到千嬅的音樂會突然出現災難性的變化
看到林夕黃偉文逐步退出千嬅的專輯, 支持者能不心痛嘛?
歌詞千篇一律, 旋律水過鴨背, 於是大家紛紛希望千嬅回到舊日的美好
黎明似乎聽到了我們的反對聲音, 於是路線開始懷舊了,
嗯, 既然fans喜歡之前, 就先來個造型曲風大回歸吧,
於是, 我們得到了這一張《原來過得很快樂》
哈哈, 黎生真愛跟大家開玩笑
封套到內頁設計有多簡單就多簡單, 簡潔是好事, 但簡陋就不行吧
製作人也算有心, 可拍到這幅充滿七八十年代風味的封套照, 放於新碟架中也懷疑是弄錯了
之前《明日再會》《撈月亮的人》好像很受市場歡迎呢, 不如照辦煮碗弄多兩三首放於碟內吧
於是我們得到了全碟編曲近乎一致的曲目
除了《你幸福嗎》是稍輕快一點的節拍外, 其他所有歌有想過以哪種樂器配製嗎?
沒有電子樂編排, 沒有古典中樂也不要緊, 至少專輯有完整故事也會補救得到的
整個流程是流暢有概念性也很好, 畢竟這是千嬅的拿手本領吧
而且《原來過得很快樂》看來像是可以說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 或是精彩的回顧...
噢, 看來是想多了
那些歌名, 全都是表面看來有文藝的氣息, 又是美麗的錯覺
千嬅需要把每粒音扯高來吸引聽者注意嗎? 尖得刺耳是辛辣的批評, 但著實讓耳朵感受很不舒服
不要再刻意賣弄技巧吧, 若是靠唱功起家的, 千嬅怎可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 又不是演奏廳大會堂
因為懷舊, 因為歌名引起的錯誤期待, 令人更感慨千嬅音樂性的倒退
《藍風箏》讓我太失望了, 因為千嬅有顏色作主題的歌都是很有特色味道, 如《藍與黑》《深紫色》
你不是把名字改作《對木偶唱歌》, 我不會想起《木偶奇遇記》給自身的震撼感動
那個沙鼓編曲到底在作什麼? 那個歌詞又在寫什麼?
怎說起 別企在赤地 對我哪需避忌? 仰望你星座 不必擔心我? 又和木偶何關?
大家都已可把《孖公仔》自動跟《姊妹》聯想起來了,
不將音域放置得這麼高這麼闊會更能感到千嬅的演繹深度
至於點題作《原來過得很快樂》每次聽其名我都會想到 "只我一人未發覺"
可惜是經典不能隨便引用的, 旋律偶有亮點, 但相信普遍樂迷都寧願聽回二丁目的聲音
已曝光的歌反而不俗, 《麥芽糖》得到一致盛讚而不獲派台的決定讓人可惜,
還是詞作帶出深刻意義, 令千嬅可當回一個出色的說書人,
旋律還略嫌過份曲高和寡及硬上高音, 不夠自然, 但情感真摯
《真命天子》有雷頌德在, 已經輕易給回大家一個舒服好聽的楊千嬅,
亦再次證明有林夕的靈魂, 可以提升歌曲的層次, 千嬅也會唱出更豐富的感情
《我在橋上看風景》夠豁達率性, 跟《我等我在》尚可打成平手, 相比回《如果東京不快樂》則還有很大距離
不過專輯前段以輕鬆看開作主調, 後來卻逐漸庸俗化, 歌詞也毫無連貫性,
主題鬆散不堪程度更勝《wonder miriam》, 無故又來首撈月亮的人國語版,
既沒有原曲的古典, 又保留不了演唱神髓
最後再讚一下黎明對樂迷要求的積極回應, 我們終於在專輯中看到《all about love》,
但曲目編排和專輯完整性有連繫嗎? a-music應該是回應沒所謂吧
畢竟千嬅的忠實粉絲們再在意也不敢介意吧, 我們的忠誠度一再備受黎生考驗
這三年也許就是大家對千嬅熱愛的最佳證明呢
最後, 若果分手前都未可能證實誰是真命天子的話
那這最後的專輯應已清楚告訴千嬅, 曲編的真命天子, 人山人海起碼應佔一席位吧
而填詞上的真命天子, 相信也不作他選了, 最重要是想說, 這人選絕非林若寧及黃仲凱
推介: N/A (或千嬅的華星金牌新藝寶專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