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Thor (雷神奇俠) - 看 Natalie Portman 不需要3D




要說到雷神奇俠最大的亮點, 莫過於黑天鵝下凡, 影后當花瓶
影片第一幕鏡頭不是雷霆鐵鎚, 不是雷神, 而是 Natalie Portman 演出的科學家 Jane Foster
視覺特效不突出, 3D 只是收費昂貴的綽頭
故事格局像單元劇或莎翁改編上千萬次的古老構思
大概編導都理解到, 要一直吸引觀眾去看電影, 還是要靠演員本身的特質
Robert Downey Jr. 的 Iron Man 選角成功後,
Marvel 開始明白 Casting 對觀眾反應及票房成績起莫大作用
加上其漫畫名氣吸引到大明星的參演,
於是 "Avengers" 系列的伏線前篇都成為了荷里活大明星匯聚點
這一次, 光芒閃耀之最, 肯定是Natalie Portman

善良, 純真, 會害怕未知的, 會希冀未來的
有願景有魄力的一個科學家, Natalie Portman 認真經營細節上的小動作
讓偶爾的微笑, 突然的嚇怕, 窩心的感動, 微小的表情變化豐富了角色的表現
難怪其角色只是行行企企, 鏡頭都一直拍著她呢
第一鏡到最後一鏡都是由她帶起, 科研的理想在最後化為真愛的追尋
如果Spiderman 的 Mary Jane 是超級英雄電影之中最有影響力的女主角
Thor 的 Jane Foster 肯定是歷來看過英雄背後的佳人, 最強的一個
基於Natalie Portman, 沒有發展過的感情線也變得理所當然
Thor在逛地球一轉後的性格轉變, 也有了說服力
誰說看特技大片, 不能讓女主角擔大旗呢
比起變形金剛中的Megan Fox, Natalie Portman更有存在感, 更有銀幕魅力呢

選對演員, 可讓影片增加更多可看性娛樂性
有觀眾可能會著迷於 Chris Hemsworth 的身形
有影迷可能會驚喜於 Anthony Hopkins 的壓場客串, 還要演王者Odin
有影評人可能會關心 Tom Hiddleston 的演出,
因他之後可會在Steven Spielberg大導演的War Horse中擔正
而事實上他也演活了 Loki, 一出生已是悲劇人物
活在兄長的陰影下, 與父親既愛又恨的連結,
矛盾的身世更讓他可能一心要成全自己作大奸角
希望把憎恨聚焦他一人身上
可惜, 再落力的演繹也難在本片看到其演技層次
只因劇情兩邊走, 欠缺內心刻劃的戲份, 劇本也很卡通化漫畫化
沒有需要解讀太多, 亦相信其商業大片路線沒有走"深度化人性化"的意圖
還有甜美又好笑的Kat Dennings, 嚴肅又好玩的Stellan Skarsgård
為本片注入活力生氣的功臣

電影文本本身真沒談論空間
銀河, 彩虹橋等場景, 欠缺宏大清晰的景觀
場景調度流於昏暗混亂, 3D 幾乎破壞了所有動作場面的觀感
相比起 Iron Man 2 的 "廣告雜誌",
Thor 由始至終都集中在北歐神話的主線,
沒有硬銷Stark Industries Logo之類的 Easter Egg
[註: Hawkeye (Jeremy Renner 飾) 的登場有經過設計的心思]
招牌的片尾數秒, 顯然讓死忠粉絲興奮滿足
Marvel 作為投資者, 自以商業利益為重
周邊產品銷售比影片品質更重要,
市場價值為上, 所以強調人物形象, 揼本請名演員擔綱, 為的是那些Figures的銷量
明白的, 所以導演只為工匠, 要看出什麼主旨什麼大道理? 揀錯戲罷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