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Chacun son cinéma《給康城的情書》- 曾留下追憶裡的情景, 好比一場電光幻影



康城影展, 孕育了多少電影大師的舞台, 造就了多少藝術交流的平台
三十六位現代國際大導演聚首, 為他們的成名地六十周年獻禮,
以 "自己的戲院", "自己的電影" 奉上三十四篇深情的自白

電影文化從來不止於文本上, 不終於膠卷中
"看" 電影的過程中, 有當地觀眾的互動, 有社會環境的背景, 也有個人潛藏的回憶
有的在戶外露天, 有的在室內小屋; 有的與鄰舍靠近, 有的在遙遠鄉郊;
有的在漆黑深夜, 有的在陽光正午; 有的是獨個寂靜, 有的是聯群熱鬧
有的在觀影前買街頭小食, 有的在觀影前辛勤工作
短片中一次又一次的拍上放映膠片的投影機運作過程
那輪兒在轉呀轉, 光與影就現身在前頭的大銀幕,
遙不可及的故事就這樣, 進入觀眾眼中, 投入觀眾心裏,
然後在每一個生命中延續美好的光影回憶

有些時候, 電影反映一段歷史, 傳遞普世不滅的價值
Wim Wenders 的 "War in Peace",
就通過剛果河村民看戰爭片中的炮轟屠殺, 闡述經過多年戰火摧殘後的一瞬和平, 得來之不易
Amos Gitai 的 "Le Dibbouk de Haifa",
亦在1936年的戲院一直過渡到到現今的觀影時刻,
觀眾對影片的撼動力從未改變, 外邊世界的戰爭亦從未停止過
Manoel de Oliveira 的 "Rencontre unique"
亦以黑白默劇, 黑色幽默的形式, 講述了蘇聯領袖 Nikita Khrushchev 與 教宗的隔膜與共通

有些時候, 電影是情感沉醉的私人角落, 回顧自我成長的道路
Claude Lelouch的 "Cinéma de Boulevard" 感人至深
旁白的一步步推進, 了解電影植根於導演的生命脈絡
開首戲院的遇上, 造就大導生命的誕生, 銀幕內的情侶看著銀幕內的情侶
想像著第三層, 現實中的導演夫婦在看其製成品, 更是完美
王家衛的 "I Travelled 9000 km To Give It To You"
相比之下就顯得不夠真誠, 又一段曖昧朦朧的詩意,
片名如暗示地道城市與夢想之都間的距離, 昏暗的燈光下聽著阿倫狄龍的對白
獨個躲於戲院一旁, 呼吸著, 享受著那份電影帶來的浪漫

有些時候, 電影就有服務觀眾的功能, 以娛樂大眾為本
Gus Van Sant 的 "First Kiss", 讓戲外的人物走進戲內的角色
正好比喻為好電影能使觀眾投入其中, 與虛構的創作能有心思的連結共鳴
David Lynch 的 "Absurda", 更是導演深明觀眾的喜好與預期
懸疑的橋段, 誇張外露的場景設計, 懾人的音效, 離奇的視覺佈置
都使觀眾的情緒給操縱在電影之中, 對mise-en-scene的致敬

有些時候, 電影就直接與觀眾心靈對話, 是互相愛慕的情侶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中的 "Anna" 就經歷了一場完整的情緒起伏
步出戲院的擁抱是其情感的釋放, 身份的揭示就表達出電影的廣泛認受性
Abbas Kiarostami 的 "Where is my Romeo?" 亦超越年齡層的打動戲院椅上的Juliet
每人的背景個性都不一樣, 卻在同一個經典的故事情節中分享了共同的渴望

有些時候, 電影是天真樸素的情懷, 也是得來不易的
陳凱歌的 "Zhanxiou Village",
小孩子努力騎單車發電的身影, 彷彿與投放中的片段相映成趣
坐在石級上不肯走的, 是導演的童年投射嗎?
是小時候的貧窮, 單純與熱誠, 也是電影所賦予人心的力量
最後一幕, 象徵了不論環境時代的變遷, 愛電影之心的不死
類比擔當開場的 Raymond Depardon, 同樣在艱難的處境下, 聚首一群電影愛好

有些時候, 電影就是導演作主作王, 片場的主管總裁
北野武的 "One Fine Day" , 開頭, 中間與結尾部分沿用同一段配樂
導演充當躲在戲院後的工作人員, 喻意鮮明
中段爆破的加插, 後段對白的諷刺, 導演想給觀眾看什麼, 觀眾就看到什麼
Michael Cimino的 "No Translation Needed" 控制剪接權
天大明星名氣一概不顧, 話之其憤怒不滿, 自己眼中看為漂亮冷酷便成事

有些時候, 電影更可以天馬行空, 盡情離經叛道
一如 Elia Suleiman的 "Irtebak" 錯亂剪接的荒誕離奇,
神父的出場, 及最後導演的出走, 莫名奇妙而毫無邏輯
蔡明亮的 "It's A Dream" 更把電影與夢幻劃上等號
逝世祖母的嫵媚任憑想像, 白髮母親與年輕父親一同陪自己看戲, 巧成詭異的 "四代同堂"

30多位揚威康城的導演齊來慶賀第60屆康城影展.


對現今影迷的批評與勉勵, 對當代的慨歎, 對經典的懷念, 亦盡收大師的鏡頭之內
談到觀眾的質素與修養, 各導處理手法不一
Atom Egoyan的 "Artaud Double Bill" 偏向責備與警告
在盜錄氾濫, 觀影不集中而經常手機大開, 短訊來往的大勢下, 上戲院的神聖已盪然無存
換來銀幕最後一鏡的空白, 只有"死亡" 一字的出路
Roman Polanski 以有趣轉折去嘲諷觀眾對情慾片及其支持者的標籤
賣弄胴體向來予人低人一等之感, 大導就勸解各位切勿帶備有色眼鏡, 免遭笑話
Lars Von Trier 拍回最擅長的直接血腥, 語不驚人誓不休
以虛構情節宣洩不滿, 誓要看罷的觀眾緊記, 戲院不是高談闊論的地方
都是 Coen Brothers 心地最良善, 循循善誘主流觀眾欣賞另類小品
扭轉對主流的既定標籤外, 又肯定了歐洲外語片的優質製作

至於借經典來抒懷電影情意
當數Theodoros Angelopoulos 最直截了當
片名開宗明義 "Trois Minutes", 就用盡三分鐘道盡心聲
開場是 Marcello Mastroianni 的電影海報, 內容則借女主角口中對白代進導演角色
對台前的愛郎 (即銀幕前的電影) 示愛, 影像就如自己的鏡子, 反射出內心的真實
8 1/2 的致敬 還有 Andrey Konchalovskiy 的 "Dans le Noir" , 海報與配樂皆一一登場
Raoul Ruiz 在劇情結構, 剪接拼貼上臨摹 Jean-Luc Godard;
Dardenne 兄弟亦採用了 Bresson 的配樂烘托角色的情緒變化
候孝賢則更進一步, 不單單向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秋水伊人, 1964) 致敬
還通過戲院內的空無一人, 歎息無人回看舊經典的無奈, 長鏡頭的威力盡現無聲靜止的一幕

預感到影院末日的, 侯孝賢之後就是 David Cronenberg
Autobiocam 象徵新世代對舊文化的漠不關心, 冰冷得缺乏人情味
大影院的力量縮窄成一小廁所的特寫, 是老派電影語言的消聲恐懼
Ken Loach 的 "現在的戲院都沒好戲看" 宣言則隱約流露於愛踢球多於進戲院的父子中
對於電影一向對女性形象的剝削, Jane Campion 以 Lady Bug 形容之, 辛辣而到位
Nanni Moretti 則還是長駐戲院, 大談每個年代的代表作,
與兒子共享天倫的段落, 突顯對未來的影視工業, 總常抱持著樂觀期待

更多更多散碎的段落, 展現各地文化的差異, 闡述的都是同一顆熱幟的心
更多更多, 高深莫測, 不知所云, 完整的故事卻裝不下細膩的內涵
真正的大師, 三分鐘都可看出主題, 拍出風格
如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對邊緣人物的關注,
如 Ken Loach 對英國社區小眾的人文關懷;
如候孝賢的長鏡頭; 如David Lynch的迷離詭秘...

最後, 給予康城的情書, 實在只有兩封:
Youssef Chahine 感謝康城的提攜, 從無名小卒直至台上奪獎, 激勵了一眾尋夢者;
Walter Salles 的讚詞, 遠至 400 Blows 的肯定, 近至 Gilles Jacob 的點名提及
充滿熱情活力, 不忘戲謔自娛, 如可放在一開首作爆笑簡介將更有力量
Chacun son cinéma, To Each His Own Cinema, 質素也許有所高下, 情懷卻是一致
全都是電影院的場景拍攝, 全都是身為觀眾的心情寫照
在每位導演的履歷表中, 這三分鐘一定微不足道
在康城的歷史下, 本片在其六十大壽已留下一道深情的記號

高安兄弟的 "World Cinema" , 因當年沒有趕及在康城選映, 亦沒能在國際版影碟面世
特此記載此短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