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立法會選舉 2012 - 致民主黨



民主黨, 今天你們看見了沒有?
現在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 就是你們密室談判後的成果.
你們為普選到底爭取了什麼?
功能組別沒有廢除, 你們可以數數自動當選的有多少
直選議席的增加全落入建制派手上, 還要在泛民高票數下落敗
新增了超區是進步? 你可預期到將來這種超級區議會就代表普選, 議席不斷擴大後, 你們會輸得有多慘嗎? 現在得五席才辛辛苦苦保住何俊仁, 之後還怎麼守得住?
拖劉江華下馬, 只是一次幸運使然, 日後面對更成熟的配票策略, 如何招架?

姑且先不談道義與原則問題.
既然要與中央協商, 為何就不爭取取消功能組別?
為何不取消比例代表制?
取消功能組別太盡嗎? 逐步減少也可以吧?
現在就是多了這十席, 到底前進了什麼?
你們改革了功能組別的定義, 日後要取消只會愈來愈艱難

好了, 你們說要等選民雪亮的眼睛作決定
現在選完了, 議席少了,
為何還要堅稱支持政改沒有錯?
即使是配票策略有誤,
為何新界東在同是民主派的選擇下, 知名度較高的黃成智與蔡耀昌何以不及陳志全及范國威?
新界西一席都攻不下, 就真的全因地區工作與分拆名單問題?
若是地區工作不夠穩健, 李永達再不實幹也好歹從1985年起就已當葵青區區議員啊
比四年前的票數總共少了近八萬, 這還不是證明其政改立場有顯著的選民反對聲音的話
你們還需要什麼證明?

不要認為這只是人民力量的盲目狙擊, 很多學者都已表態對超級區議會表示憂慮
科大教授成名就曾指出超級區議會可被中央利用, 作為 "偽普選" 的工具
而鄭家富的退黨, 新民主同盟的形成, 就更是民主黨內部亦有同樣不滿聲音的最佳論據
說實在的, 我不認為也不願相信你們投奔中共或是與中共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
但你們多年來的取態真的令人很沮喪, 猶如以"民主"二字作籌碼來求選票
在很多不同的議題上, 都相當保守的空言反對, 卻最後一句盡力, 然後容讓惡法通過
我估計, 你們是不想得失中間選民, 因還有相當重要的主流聲音, 需要較和平較不激烈的代表
亦有可能是受制於中共的威嚇, 因怕太激進反讓其勢力有藉口收窄言論空間
但這不代表要走進中聯辦, 也不代表連反對派拉布癱瘓議會反惡法都被指為激進野蠻啊?
而且若爭取民主的進程中失去了民意基礎, 那亦仍是功敗垂成啊

不錯, 超級區議會贏得漂亮
但坊間有多少「含淚」之聲, 你們不是不知道
仍然肯投票予民主黨, 代表市民對你們仍然有期望, 仍然相信你們的民主夢, 爭取普選的抱負
在何俊仁與劉江華之間, 在民主黨與建制派之間, 我們仍是會選擇前者的
不單單是因為多年支持的情意結, 也是對保皇黨的深惡痛絕
我仍然希望民主黨代表市民心聲, 仍然希望你們能帶領香港抱擁更開明進步的民主人權自由
以前要保住泛民第一大黨之名, 才說要溫和, 中立, 大體
現在都與公民黨平起平坐了, 還顧守古舊溫吞的反對方式嗎?

還有, 可以戒掉胡亂告急這份惡習嗎?
2004年何秀蘭墮馬一役, 全港都看得很清楚
你們到底真是不能掌握自己的支持度, 還是對自己信心嚴重不足?
胡志偉在九東穩如泰山要告急? 涂謹申又要告急?
一而再的告急下去, 只會讓選民麻木而自行配票
狼來了的寓言, 正是就算狼真的來了, 也不再有人信的

還有幾句說話, 希望誠心給代主席劉慧卿議員知道
卿姐, 其實真的要感謝你
沒有你在過去二十年於新界東撒下的抗爭種子,
就沒有今天長毛最高票數當選, 激進的民主派抬頭之日.
你一手創立的前綫, 在為人民力量助選, 帶來的票數比你帶領的民主黨名單還要高,
這難道不是應當自豪的嗎?
可惜, 今日的你, 離棄了你一路以來的路線, 也離開了之前並肩作戰的盟友
你可曾有想念以前你躺在道路中央抗議示威的日子嗎?
你還會偶爾記起對「人民自決」的大力主張嗎?
2008年, 前綫與民主黨合併時, 我曾以為你會為民主黨帶來改變, 沒料到, 是民主黨改變了你.
聲言不會與中共妥協, 到最後卻一手放棄了政改否決權
你是否認為香港抗共已是窮途末路?
何俊仁上任民主黨主席時曾說過, 要民主黨作中共的最大反對黨, 現在看來你認為做到嗎?
若你也有機會當上這個主席之位, 你還會有這個說法嗎?
到今日, 你所代表的新界東正陷入水深火熱, 新界東北區可能被打造成「雙非豪宅區」
但願還是香港人民選出來的你, 能勇敢站出來厲聲疾言, 再次擔起前線的抗爭.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立法會選舉 2012 - 致公民黨



先恭喜你們, 成功比上年增加了議席, 與民主黨並列民主派第一大黨!
同時也很高興你們扶植新人加入議會,
讓陳家洛及郭家麒高票當選, 是對兩位未晉身過立會的好盟友打下一支強大民意基礎的強心針!
保住了代表專業、法治的法律界同樣重要,
功能組別中獨立泛民的勝利也是市民對你們信任的展現

新界西及港島各取七萬多票, 兩區都只奪得實質只需三萬票的一席,
相信很多為你們拉票, 投票給你們的都會很痛心失望
畢竟, 即使本人並不住在新界西, 親友來問我意見, 我都會斬釘截鐵說, 要投余若薇保第二席啊!
傳媒與學者大多歸咎你們集中於一張名單, 票數高不成低不就, 犠牲了其他泛民的議席
但你們的首要目標確是要先為新人爭取入立會的成數及曝光度
作為要持續增長, 健康發展的政黨, 這是必然的策略
經常死守明星效應導致青黃不接, 才會有更長遠的惡果

為保陳家洛, 不得不推高一張名單的票數
為保郭家麒, 不得不推高一張名單的票數
當中合共浪費起碼七萬票, 可讓多兩名泛民入席
若要你們分拆, 卻只會造成余若薇陳淑莊穩勝, 而陳家洛郭家麒處於高危
因此, 你們沒有做錯.
但選民不會這樣認為, 他們不曾明白比例代表制的殺傷力
也就以為他們投錯了, 所以即使不是你們錯, 也請不要發表「沒有選票是浪費的」言論了
即使你們確實也有心傷, 但從你們落敗的落落大方從容表現
縱是很豁達, 卻反讓選民發洩不了心頭之痛啊
明明這麼想你們撃敗建制派, 明明已經投了票啊... 怎麼就這樣反輸了?
這正正是期望與失望的落差.
若然, 一開始明擺是兩區合共四張選單, 信任選民自行配票
縱使各佔三萬多的理想平分難以出現, 但至少不會給予選民受騙的感覺, 主觀的難受
惹來現在一些感性抨擊, 實在無謂.

除了要檢討自身配票策略外
是次也是一個難得機會突顯政府與保皇黨利用投票機制的計謀
要達致普選, 不止是一人一票, 取消功能組別, 還須先改革投票制度
這一個全世界民選議會都棄用的計算方式, 方便建制機械式配票的機制
比例代表制還不夠, 還要採用最簡易原始的 Hare Quota
如果是 Droop Quota 的話, 陳淑莊已經當選了
當然即使簡單的逐步整除以二以三以四, 也能帶來兩席
長遠來計, 直選議席若一直增加, 選區劃分不變的話
建制派的配票將會愈來愈有效, 可保送更多新人臉孔
相反, 若泛民未能成功塑造新星的知名度, 那要協調就會更失效票源更分亂了
尤其是陷入分裂的時候, 更難如建制派控制每張選單的票數分佈

至於曾經讓你們民意大跌的外傭居港案及港珠澳大橋案, 就讓它們慢慢被淡忘吧
在判斷大是大非的議題時, 大家還是樂意選回有法治精神有民主理想有處事原則的你們
理解你們有自己的一套態度, 即使受盡千夫所指也要為自己公義的理念堅持
希望你們能延續這一份精神, 不要背棄港人治港的信念
還有內地人居港權問題, 還望你們也會把關, 不要讓過多內地文化入侵本土的核心價值
最後, 就是地區工作, 這可能是你們的致命傷
但從政這一條路, 就是需要進入群眾, 關懷大眾的需要
即使懂得你們是走中產路線的, 但也要知道香港的畸型社會結構
貧富懸殊, 低下階層受到嚴重剝削, 中產的選民縱是主流, 都未必能長期鞏固你們的支持度啊

新界西成功試驗了港島外選區你們還可開拓的一大片新天地
但願你們堅守理念之時, 也能得到更廣泛的認受認同, 在議會中擔當監察政府的角色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立法會選舉 2012 選前分析 - 新界東

最多名單的一區, 多達十九張.
亦是最後一區值得談論的, 剩下的功能組別將不予置評.
不計獨立候選人也有11個政黨組織名單, 計算獨立在內共有72位參選人

1. 梁國雄 (社民連)

一人參選實屬不智, 亦再一次證明長毛的貢獻在社運在街頭, 遠高於議會
大量支持者投票流向他, 結果造成浪費, 何解不考慮排吳文遠, 陶君行在其後?
陶君行對九龍東情有獨鍾也算, 吳文遠有潛質也不借自己知名度去扶植, 就相當不解

2. 葉偉明、黃宏滔、程岸麗、簡兆祺、曾勁聰、張國和 (工聯會)

聲稱自己要成名的葉偉明, 卻經常缺席公開論壇
迴避問題, 顧左右而言他, 不認不認還須認
兩至三萬的穩定鐵票料已達關鍵的10%, 一席機會相當高

3. 劉慧卿、柯耀林、林少忠、林詠然 (民主黨)

前綫兩位主將劉慧卿與柯耀林已是民主黨之身, 將一手建立的組織名字拱手相讓予人民力量
受到人民力量狙撃的重點對象, 作為民主黨副主席的劉慧卿從最初民調有機會得兩席到勢危
柯耀林應無望進立法會, 多年來跟隨劉慧卿在後參選, 始終沒有成果
劉慧卿縱穩入但民心已離, 昨天的劉江華, 今天的劉慧卿. 前綫的激進熱情早已不再

4. 梁安琪 (獨立)

鍥而不捨再參選, 竟然選擇了新界出戰
狙擊民主派的隱形建制, 當年區選舌戰陶君行仍歷歷在目
看到其競選過程表現的進步成熟已有交代

5. 龐愛蘭、譚領律、羅光強、陳國添、蘇俊文、林松茵、梁家輝、陳敏娟、鄧永昌 (公民力量)

上屆建制派配票失敗的犠牲品
今次身份更明顯, 競爭卻加劇, 應旨在參與而已

6. 葛珮帆、莊元苳、李世榮、李家良、董健莉、祁麗媚、黃冰芬 (民建聯)

仍在邊緣位置需要配票支持, 葛珮帆為資訊科技公司創辦人
被質疑博士學位何來, 能否當選要看陳克勤團隊會否過份吸票

7. 陳志全、袁彌明 (人民力量)

十一分鐘內清楚闡述其政黨主要路線與方向,
在慢必身上看到人民力量在一年前的社民連分裂出來的形象已然脫胎換骨
袁彌明亦是冷靜精準, 但奪一席已難, 兩席更是舉步維艱
唯望民調已不能反映真實支持度, 但這將會帶來更多可能性

8. 邱榮光、湯寶珍、陳灶良、彭樹穩、劉偉倫、成國柱、文春輝、鄧光榮、駱水生 (經濟動力)

作為前自由黨黨員, 初步印象不建制, 還偶有狠批民建聯之舉
正如田北辰的分支, 若經濟動力懂得走中間偏右的民主路線, 不難開創新一批支持者市場
只是要先經受沉重的輿論壓力, 但有利基層的法案不一定每條奏效, 總需監察

9. 陳克勤、劉國勳、黃碧嬌、藍偉良、胡健民、姚銘 (民建聯)

基本上承接劉江華的票源已言穩勝, 能集中選民在同一張名單甚至可保兩席
只是汲取上屆失敗經驗, 應會票數分流, 但配票不均仍有風險

10. 張超雄、郭永健 (工黨)

四年過後更有知名度更有地區政績, 取一席該無難度
混戰中只要選民堅定自己意願, 不受政黨策略左右, 張超雄應已累積支持度高於門檻

11. 蔡耀昌、區鎮樺、麥潤培、鄺美娜 (民主黨)

三張民主黨選單中最沒有希望, 身為民陣七一發起人, 想不到支持度一直低迷不起
民主黨更公然呼籲, 寧放棄蔡耀昌保其他泛民候選人, 他一直不身在議會亦難證明其工作能力

12. 范國威、任啟邦、梁里、梁永雄、關永業、丘文俊、鍾錦麟、張國強、容溟舟 (新民主同盟)

本是民主黨第二梯隊的明日之星, 政改方案後毅然離開民主黨自組新民主同盟
最多現任區議員的一張名單, 可惜同盟成立太短未有實事可提, 范國威知名度僅在其服務地區內
若然真的不認同人民力量的激烈, 又憤恨於民主黨的迂腐無能,
可看一看范國威的政綱, 聽一聽范國威的冷靜專業.

13. 田北俊、周梁淑怡、梁志偉、廖國華 (自由黨)

自由黨的鑽石名單, 輸了全部就會勢孤力弱
以其吃力不討好的極右政治取態去參與直選, 其實值得表揚
票源沒有西環照顧, 民主派支持者又不會轉成投票自由黨
尷尬的位置在劇烈競爭下不易突出, 但經過上屆慘敗後的重整, 也許能至少取回一席

14. 黃成智、羅世恩 (民主黨)

上屆曾出現起跑時嚴重落後, 投票當日卻急起猛追
黃成智是否有另類鐵票, 不得而知, 但民主黨策略理應先照顧劉慧卿
次一選的話當選機會只是一半一半

15. 湯家驊、楊岳橋 (公民黨)

政治明星的魅力可保高開的支持度, 但漫長的選舉過程會讓選民慢慢分析, 然後選出最適當的
像黃毓民的滔滔不絕, 當然會持續高企; 像謝偉俊的假民主假務實, 終會被拆穿而失民心
湯家驊卻是高不成低不就, 民調位置緩緩滑落但也許還好,
至少保一席又在一定沒有第二席的情況下, 可協調配票
尤其慢必在一眾人民力量中最為斯文與講理, 有可能會奪去部分票源

16. 何民傑 (107動力)

經濟理念相對中肯, 貼近大市場同時反壟斷
之前區議會一直撃敗建制派, 不讓西貢席位落入其手中
低調無大政綱, 107動力幾近等同獨立無背景

17. 龐一鳴 (獨立)

有偉大理念, 抵制大財團, 反通脹反加租
若能選入議會, 應可帶來一定的新創意, 在抗爭上或辯論上都可能有新氣象

18. 方國珊 (獨立)

民調一直顯示有力奪下最後一席, 與邱榮光同樣脫離了自由黨, 兩者票源極其相近
身為胡楓契女也許令她更為人知, 因不滿自由黨過份重視商界而忽略中小企而退黨

19. 陳國強 (獨立)

聲言親中卻指民建聯保皇不力
有火有注目點, 也許目的為動搖左派核心票源, 在強大選舉機器前應不得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