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 2011



看了一屆又一屆, 早知道 TVB 舉行不了盛大的頒獎禮
當然不止是大台, 連代表香港電影, 香港音樂的所謂成績表派發, 都總是做得很難看
司儀不懂控制場面, 悶場連連 Dead Air 不懂補救
頒獎嘉賓不是說話吞吐就是搞爛笑話, 一本正經的則內容空洞尷尷尬尬
這方面需參考商台年初的叱吒樂壇, 雖不成大場面, 至少有一份動人熱鬧的氣氛
即使近年台詞質素也每況愈下, 賽果愈見內定造馬, 看看表演還是有可觀之處

至於台慶頒獎禮, 本來就只在萬千星輝賀台慶內的環節
旨在表揚正在力捧上位的小生花旦, 近幾年有傳媒注視有廣告商看中就開始分家
多得一套《金枝慾孽》, 讓當年四旦爭視后掀起全城話題
之後年年是非不斷, 亦開始每年都緊跟民意大熱勝出
今年沒有事先預測賽果, 只因這次真是勢均力敵, 熱門人選亦為本人心水
個別大熱提名劇集的質素都旗鼓相當, 尤其《怒火街頭》與《潛行狙擊》的確難分高下
這一晚嘉賓的名單到致辭都有驚喜, 賽果亦是近年較具說服力的一屆

陳妙瑛以 Pro, 露與笑三個關鍵字談男角色的競爭, 盡顯其口才與魅力
久違了的黃日華林家棟來到都贏盡掌聲, 泰迪羅賓有氣勢, 劉以達真的一開口就能讓全場歡笑
選擇嘉賓頒獎亦見心思, 先有《打擂台》同場拍擋師傅頒給歐陽靖
吳鎮宇頒給當年《衝上雲霄》的女友胡杏兒別具意義, 亦成功借機替續集宣傳
而鄧萃雯頒視帝則更是神來之筆, 與黎耀祥的合作帶來了兩屆一同登頂的榮耀
當然法證是必然陪跑, 但兩大候選人都跟鄧萃雯有一段淵源
鄭嘉穎初返無線的第三部劇, 就是與她拍《Loving You 我愛你 2》
而謝天華則是台上提及過的《女人唔易做》, 與鄧萃雯也算是第一男女主角

諷刺的是, 全晚好像2006年賽果的延續
當年首次當上首席男主角的, 正是鄭嘉穎與謝天華
如果 Laughing 與 Law霸 兩大角色難分高下, 當年的賤 Man 若勝出則必是實至名歸
記得2006年, 在電視機前的我就是支持謝天華,
那是他還未備受吹捧, 雯女戲稱是 "演技派" 的時候
而被指以約換獎的鄭嘉穎, 也當然受到大眾的質疑
五年後兩者都躍升一線, 成為賽前大熱
雖然是說笑, 但謝天華確有過渡至偶像派之勢, 現在的鄭嘉穎則優勝在謙遜低調了
雖知演技水平劇本發揮空間都不相伯仲的情況下, 場外因素就是取勝關鍵
在黎姿撃敗鄧萃雯一役後, TVB再不敢明目張膽逆主流意
因此大獎誰屬必看民心所向, Laughing哥大受歡迎是事實
謝天華鏡頭前愈見囂張也是觀眾眼前, 這也成就了其與視帝失諸交臂的缺陷

再看視后之爭, 更見2006年種下的伏筆
當日意氣風發的佘詩曼, 如今已缺席此等遊戲
但若不是《天與地》刻意延遲至台慶後首播, 若不是簽約等金錢問題
佘詩曼還是應坐穩首席花旦之位
而當年大熱倒灶白果收場的胡杏兒, 今日的收成相當豐富
其實《肥田囍事》《野蠻奶奶》時期的她, 的確浮誇表面
後來《太極》《當狗愛上貓》更墮谷底, 惹來囧樣惡名
但《巴不得爸爸》《怒火街頭》的喜劇突破都是相當顯著的進步
反而得獎作《萬凰之王》只是年尾造勢, 開首皇后的氣度還欠火候
後來洗盡鉛華才更討好, 不過劇本粗疏有局限, 沒有預期的理想發揮
2006年佘詩曼同樣憑一部平庸不入屋不見口碑的《鳳凰四重奏》封后
同樣是凰字起名, 同樣莊偉建監製作品, 還真的懂得炮製戲劇性

只是兩位主角劇中表現精彩, 戲外就未免太真情流露
胡杏兒先奪最喜愛角色時竟不懂反應, 不知如何得獎感言
顯然因為一心想著視后而沒有預料會得此獎, 但至少也該交點戲交出一點感激謝意吧
鄭嘉穎表面看似歡喜, 但一句「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有了酸意而非風度
最後視帝謝辭高呼不靠合約就更顯瓜田李下, 既是實至名歸, 何須擔憂閒話?
愈在意就愈見無大將之風, 這是小道理, 不是真正大明星就還未懂得掌握其竅門了

順帶一提那些豬肉獎, 沒有了金牌是好事, 不用人人有份, 獎項當是罕有才見珍貴
那些人氣獎也不頒也罷, 沒人稀罕也浪費節目時間
TVB旨在炒熱氣氛, 可製造大贏家之勢, 當要分獎時又可逐塊切, 其實完全欠缺意義
全晚總算有圓滿終局, 劣劇得不到獎座, 不像去年《公主嫁到》最佳劇集獎的驚嚇
林子善黃智雯落敗是失望, 草蜢明星賽奪兩獎也是名不副實
但有時獎項競爭就是必須分高下, 不能因有兩位演得好, 就隨意增設另一獎作安慰
當然若那名字是其力捧對象, TVB必然另當別論吧
黃智雯比馬賽演技好, 林子善比歐陽靖更有演藝才華, 則應是劇迷公認的了
黃智賢的最佳男配角亦具份量, 唐基明離開了無線, 莊偉建今年三劇高收, 奪最佳劇集也算值得
至於頒得最順心的, 就是一向的最具欣賞價值節目
向來專業中立, 《香港演義》的心思與誠意值得嘉許

--

主要得獎名單:

最佳劇集: 《潛行狙擊》
最佳男主角: 鄭嘉穎《怒火街頭》
最佳女主角: 胡杏兒《萬凰之王》
最佳男配角: 黃智賢《潛行狙擊》
最佳女配角: 陳敏之《怒火街頭》
最具欣賞價值節目: 《香港演義》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天與地》(When Heaven Burns) - 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這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
吃走的不是肉體, 而是靈魂
消逝的是對社會的良知, 政治冷感是理所當然
民主只是空話口號, 沒人理解背後的價值
平反六四只是風潮只是過去老人家的堅持, 新一代無暇亦不屑去了解真相
還可能認為是浪費時間, 經常重提沒有用處, 沉醉舊事是囉嗦麻煩, 追尋真理是不切實際

環境訓練出的倒模人生觀, 生老病死的循環確就成為大多數人的信念精神
大是大非不再理會, 物質生活才是計算得到的做人指標
公義, 自由, 愛, 普世認同的真善美都在逐步消失
中國維權人士一個又一個的失蹤被囚, 又有多少人關心高智晟的經歷?
劉曉波仍然遭受逼害, 守望教會仍然備受打壓
我們不曾談論不曾爭取, 彷彿神州大地還是與香港沒有關係
只是, 中國抱持的觀念卻逐步侵蝕香港的公共空間
Dr. Dylan 的感言, 就正發生在香港立法會剛否決了劉慧卿的「捍衛新聞自由」動議之時

那網絡上天天爭論不休的是何等話題?
沒有選舉權, 卻裝作公眾能參與的特首騷?
娛樂至上, 深度擱下的新聞頭條, 每每是渲染漫罵
一連十數宗的醫療失誤個案, 就輕易將全責一舉推向醫務人員去
示威出現意外, 就立刻將矛頭指向示威者 "搞事" "暴力"
還有沒有人先分析暴力的定義才去論斷?

時事太沉重, 也就聽歌看戲吧
又有多少電視機旁觀眾, 懂得那場舉世聞名1969年的胡士托音樂節?
譽為史上最佳結他手的 Jimi Hendrix, 這位迷幻藍調吉他大師的音樂傳奇, 多少人有興趣認識?
從不是要所有人喜歡 Rock & Roll, 但若連其音樂代表都沒有聽過
怎能說一句欣賞與否? J-pop, K-pop, 甚至香港K歌都可有市場有受眾
但不能只局限於相當類型的視野, 在互聯網普及資訊發達的年代, 為何我們知道的還要少?
Frankie and Johnny 是傳統荷里活愛情片, 改編自百老匯劇目
《天與地》首播後, 又有沒有人會花一兩分鐘時間, 理解對白的背景?
如果連Al Pacino (阿爾柏仙奴), Michelle Pfeiffer (米雪菲花) 都不懂都不願搜索一下
誰又敢說自己能深入感受到劇集表達的意境?

還有更多八九十年代歐美流行曲的選用
Nichole Alden 的 Baby Now 展開了《天與地》的引旨, 進入了葉梓恩的內心世界
是否迷失了? 文本上就是迷失於情慾中, 後來才得悉她仍迷失在與家明一起的記憶中
The Secret 的 Not Looking Back, 葉梓恩在電車路上回望曾經年輕的他們, 好不浪漫傷愁
既要斷絕與舊人往來, 偏忘不了昔日無憂的美好, 一幕道盡成長充滿傷痕, 充滿遺憾, 充滿不解

還有寧謐的場景過渡, 輕緩的鏡頭運動
時空剪接了無痕跡, 昨日的我仿似從沒有離開, 以前片段就像昨日發生一樣
還有每一集承載著的獨特主題
第五集的婚宴將好友重新串連, 第七集的音樂討論, 讓 Dr. Dylan 貫穿了過去現在的鼓佬感情
關鍵的第二集就以食物開場, 以食物作結
鼓佬夫妻之道就兩場無對白無交流的對比交代, 丈夫下廚妻子晚歸然後丈夫倒掉沒有吃過的餸菜
十八年前事故到三人今日對肉的反應, 就顯現對悲劇的不同心理機制
鼓佬從此素食, 一見肉在碗內即嘔吐大作, 是良心的責備提醒;
黑仔大魚大肉, 牛扒要吃九成生, 還要津津有味, 就是犯罪後的繼續沉淪
選擇遺忘的那一個, 是 Ronnie, 刀切刺身, 常把家明掛在口邊
這是否最幸福? 是難得糊塗還是清醒痛苦好?

數集過後, 鼓佬與黑仔對梓恩的態度又走了另一極端, 成就日後衝突爆發的伏線
黑仔默默守護, 一份家明禮物與鼻血的提醒, 讓他對她感愧疚而不敢單獨面對;
鼓佬若無其事, 還暢談往事, 與梓恩每日吃豆腐花百力滋, 溫馨甜蜜
Ronnie 還沒有記起, 只是對死屍的木無表情使他困惑
真相往往殘酷, 活於欺騙之中, 不但從沒有醫治淌血的心靈, 連它曾流乾了血都不知道
沒有真正的放下, 沒有真正的認罪, 沒有真正的寬恕
這四個人, 註定走不了回頭路, 不能再友好如當初
眼下和平的只可是每人奮力追求而得不到的幻象

故事的情懷, 不止懷念, 還有無奈
九十年代的香港, 可能是最後的燦爛時光
沒有了家駒, 沒有了Beyond
人走了, 人老了, 多少離愁, 多少嘆息
《天與地》拍畢了兩年, 看看劇集中的社會問題
工運, 蛇宴, 抗爭手段, 電台利益, 骨灰位... 還是比以前更多更嚴重
埋沒了理想, 變質了方向, 生命的妥協, 生活的抱歉
舊社會面對新社會的崩壞, 還可抒發一句年少多好
新一代在時代洪流下, 只可一直年少無知下去...

延伸閱讀:
天地系列第三回 - 十八年的樂與怒
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
曼德:為何聲援守望教會—— 對《再思》一文的再思
Jimi Hendrix - 天才中的天才
Frankie and Johnny (現代愛情故事) - International Movie Database (IMDB)
Not Looking Back - The Secret (Youtube)
Baby Now - Nichole Alden (Youtube)
詩篇 90:12
求 你 指 教 我 們 怎 樣 數 算 自 己 的 日 子 、 好 叫 我 們 得 著 智 慧 的 心 。

一年踏入最後直路, 是時候回顧總結, 再計劃展望
看得見神賦予的異象嗎? 已經行在祂的旨意嗎?
恩賜得以發揮嗎? 訊息得以廣傳嗎?
這一年得著了的, 失去了的, 愛上的, 恨過的, 如今都要一一記掛在心
要將榮耀歸於上帝, 先要能數算自己每樣事情, 數算上帝的作為
汲取教訓, 領受智慧, 更懂得貼近聖靈的心意, 更明白真理在生活的運用
新一年, 又要再設定遠大的目標, 好讓一步又一步成全夢與想
還沒有覓尋到, 則要祈求更深的感動, 看到光的方向
不要再站於十字路口胡亂走路, 也不要停留起點原地踏步
望回過去, 活於現在, 希望在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