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Les petits mouchoirs (謊心愛漫遊) - 好好享受每個人生假期



法國源遠流長的電影文化往往在提醒觀眾們, 影院只是感受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的體驗在大銀幕之外, Copie Conforme (似是有緣人) 已道再漂亮的假雕塑不如真實經歷
如今這部雲集法國影壇粒粒巨星的 Les petits mouchoirs (謊心愛漫遊) 同樣教人面向生活

Bordeaux coast 的風光固然使人心曠神怡, 觀眾紛紛希望實地遊玩一趟
猶像遠離繁囂的世外桃源, 海天一色, 一片蔚藍的色調予人輕鬆舒服的感受;
各大演員的同場較技充滿火花, 每位都有演出的代表性時刻
優秀的陣容使這群好友的喜怒哀樂徹底掌控觀眾的情緒, 兩個半小時全無冷場
靚人靚景的誘因下, 自然在法國本土大破票房紀錄, 賣座兼贏得觀眾熱烈掌聲

真心話有時應只作心底秘密, 善意的白色謊言才是維繫關係的王道
再親近的友情有時都經不起真相的考驗, 自欺欺人才是人與人的相處方式
有人隱瞞情人離開的事實, 有人佯作不著緊舊男友的傷勢;
有人刻意收起不能表露的情意, 有人活於內在欺騙中不懂釋放醒覺

幸好, 他們走在一起; 還好, 他們能互相包容
生命中能有多少深交, 可以對 Max 的牢騷見慣不怪?
又可有多少知己, 可以接納 Éric 在硬朗漢子背後的脆弱但又要面子的孩子氣?
失戀後可以彼此安慰, 吵架後可以前事不計
人與人之間還有純真的美好, 雖然每人都希望呈現完美最好的一面
偏偏真正的好朋友, 卻能接受最真實最難忍受的自己

片中大量笑料, 都來自角色內心情緒爆發的時刻
往往在一大群人之中出現的尷尬場口, 看著每個臉孔表情
當下那種錯愕, 之後和好如初後又拿回來當成笑話一則
喜劇感的自然樸實, 不是一般通俗無聊的刻意設計, 而是有助推進故事及建立角色
但電影又能營造出熱鬧喜樂的氣氛, 不是悲喜劇類型的笑中有淚

最後一場就是預期中的高潮戲, 但因前戲太多, 劇力已盡
主線集中在 Vincent 跟 Max 的交流張力, 始終這段關係太有噱頭, 輕易搶去鏡頭主位
反而壓軸呼應開首的情節很平淡, 也許有愁緒, 但卻沒遺憾
尤其看到他們在這麼多個年頭一起玩過笑過, 足見其友情的永久珍存
沒有大起大落, 卻有小情小趣, 是法國的休閒片種, 亦是其影壇較少見的主流商業
《謊心愛漫遊》在故事發展竟離奇跟美國的胡鬧粗鄙作《Grown-Ups》(中坑同學會) 相似
只是法國片始終是法國片, 開展輕緩, 情感細膩, 跟美片風格大相逕庭
而且法國的出品, 即使討好大眾市場, 都還是以劇情, 人物與情懷為主
沒有浮誇特技, 只有閃耀星光
經此一役, 更熱愛 Marion Cotillard
Benoît Magimel, François Cluzet, Laurent Lafitte, Gilles Lellouche 都各具風采
只不過若然走在藝術最前線的法國影壇, 最受影迷歡迎的都只停留在《謊心愛漫遊》的小品格局
沒有更多深沉的人文探索, 那全球電影界的未來發展確難見新突破了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鍾氏兄弟《齊唱.吳秉堅之歌》- 靚聲福音天碟示範



難得一見的跨年代港樂合作, 見證廣東流行曲在八十年代的發展興起
對吳秉堅的崇高敬意, 對上帝的熱幟忠誠, 盡收於這張重繹經典的大碟內
於是, 《齊唱.吳秉堅之歌》奇蹟般誕生了, 意想不到的聲音竟都收錄在同一張專輯
一般現代流行福音詩歌, 都會先想到找王菀之, 謝安琪, 關心妍等活躍主流的歌手
徐偉賢, 歐陽靖等都或會在考慮之列, 但鍾氏兄弟的視野不止於此
真心的要追本溯源, 就要從過去覓尋曾帶來自身音樂靈感的前輩
適逄首張大碟《鐘聲》的成功, 引來眾多不同年代的音樂人注視
促成了這張集結香港樂壇曾經熱鬧過的, 不同表現風格的單位走在一起
他們不止受到鍾氏兄弟的誠意打動, 這更是上帝為吳秉堅先生一生詩歌界貢獻而預備的一份厚禮

歌曲要打動人心, 留下不能磨滅的印記,
除了出色的旋律與樂器配製外, 更重要是背後的故事與帶出的訊息
《齊唱.吳秉堅之歌》在全新編曲的華麗外衣下載滿濃濃的情意, 聽得動容入神
多樣化的曲風與演繹, 時而熱鬧繽紛, 時而放鬆享受,
曲目的編排更像是在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一段人生的起跌
前半段似是年輕人的委身, 後半段則是歷經失落後的回望與感恩

《將心給我》從一開首的琴音已感受到其古典優雅
舒服的琴聲帶領聽眾進入寧靜淡然, 與神傾談的屬靈環境
這首歌放在開端, 提示了本專輯的主題走向, 在紀念一個受到現世淡忘, 曾經美好的時刻
曾經,《將心給我》在每一個星期的團契中反覆頌唱
曾經, 那兒充滿著歡欣喜樂, 所有所有都可以輕言放下, 只要上帝的同在
這首歌曲, 是個人校園的回憶, 是充滿笑聲的天國
這一份情懷, 在抒情藍調的氛圍下蘊釀發酵, 作為第一首跟聽眾交流的作品實是完美

《朋友.愛》為碟內唯一一曲原創作品, 卻跟其他八九十年代的譜曲共享同一種 "古舊" 風味
樂器的選用貼近過去, 題材則歌頌永恆不變的友情
是鍾氏兄弟一路走來的不離不棄, 也可是鍾氏兄弟對參與其專輯一眾弟兄姊妹的感激之情
作為大碟主題曲, 《朋友.愛》工整大氣, 亦是粵語流行曲式的典型,
最後數句更是大合唱之必備, 具氣勢而溫馨

福音歌曲的主角, 歌者讚美的對象, 當然是主耶穌基督
而詩歌專輯的最大使命, 就是要讓聽眾認識了解祂, 這便是《祂的一生》的意義
最後是響應呼召, 跟隨主的腳步, 效法神的榜樣
鍾一諾全新的英文歌詞, 鍾一匡的口琴伴奏, 增添了原曲的騷靈感覺
輕盈悠揚, 即興變奏的是《祇有祝福》
碟中少有純粹靠鍾一諾演唱實力擔起的歌曲, 樂器編排不密集, 讓歌者隨心發揮
唱出信心與力量, 是一個有大志有夢想的信徒之歌

Watoto 合唱團一開聲, 已是不得了, 《一無掛慮》是只應天上有的體驗
怎樣活出 "Don't Worry, Be Happy" 的真理?
這五分四十六秒讓聽眾真正感受一無掛慮的至高境界
非洲敲擊樂與兒童和聲, 其樂器編曲的層次感
在提醒著人要全然交託才能喜樂
聽著烏干達的小孩們快樂地歌頌主, 身在富裕社會的我們又有何資格去擔憂煩惱?
他們縱有貧病, 仍懂得單純的仰望神, 所獻出的真誠歌聲令人感動
這歌亦符合了鍾氏兄弟一向的信念, 要行動關懷有需要的人
《一無掛慮》帶領聽眾去認識世界上需要禱告支持, 需要伸手扶助的另一群

《赤道宣言》是前半段的承諾立命階段之總結, 《無言者》則是實踐過程中的絆倒
兩者一前一後, 宣言變成無言, 前者興奮後者憤怒,
Get Together 後竟發現無人願說心中熱誠話
正好對照年少熱情與踏入社會後的艱難歷練, 期望後失望的鮮明落差
同樣集合大量音樂人拼湊而成,
投入《赤》中小號奏出跳蹦蹦的活力, 更感《無》中電結他的荒涼淒清
《無言者》為全碟控訴最強烈一曲, 批判這個冷漠的社會, 二十五年後再唱竟更覺合時
"行公義" 逐漸失落於主流核心價值, 甚至連教會都不再高談政治議題了
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表面, 愈來愈脆弱, 彷彿世界上再沒有共同的原則價值去捍衛
"I have nothing to say" 有什麼比這更能描繪到當下社會的狀態?
泰迪羅賓與鍾一諾, 代表著兩代人, 同一段的演繹是共同的憤概

後半段的專輯明顯地轉向更多感恩, 像千帆過後的感悟回轉
《願你用愛吸引我》帶有 "若有一天淡忘神"的警惕
對於曾熱心事奉但已心灰意冷的信眾, 應可掀起更觸動的情感思緒
一直也覺得 "耶穌" 二字唱出來很柔和很溫暖, 每次聽到這副歌都是很舒服的
《信靠的故事》更是回味過去才深明信靠的意義, 詞意呼之欲出
喚醒一度失去的聖靈感動, 這首歌行曲的流暢是聽著聽著, 連已唱完都不覺得的
反覆細聽全碟, 《信靠的故事》都是順耳卻不易把握記憶點
不代表其重編不出色, 相反是享受得全然陶醉在音色中

較為雲淡風輕的兩曲過後, Angelita Li 獻聲的《生趣》容易引起聽眾的注意
重編的 Bossa Nova 版本像在遊玩在世外桃源的興散, 唱得很淡, 很有躺下小休的恬靜
跟詞中聽浪潮數細沙的情節相當匹配, 讓人聯想到天國無憂無慮的圖畫
《神是愛》又回歸典型演繹手法, 不再在編曲中鑽研新玩法,
正正經經的旋律出發, 沒有花巧, 單一鋼琴, 莊嚴卻深情

《神!你在掌管 / 一生不枉過》兩曲通過羅乃新的琴聲串連, 起伏跌宕都鏗鏘有力
詩歌流行曲有時很有大熱 K 歌的潛質, 《神!你在掌管》正擁有此特質
順耳的主歌, 搶耳的副歌, 還有激昂飆音的位置, 是大展歌喉的好選擇
只是, 這一 track 的主角一定屬於過門的鋼琴, 流麗的彈奏見其大師功力

歌曲的旋律出色, 固然是經典要素, 背後的製作動機有時也能造就金曲的經典地位
邀得九十歲高齡的姚莉出山, 單聽其歌唱感染力已是一大神蹟
聽她唱出 "我軟弱 我困倦 我傷透" 深深感到何謂滄海桑田
結語是一片樂觀的 "深相信 此刻你 擁抱我" , 跨代二重唱是不同世代的信仰見證
餘音裊裊, 百聽不倦, 老歌加上老前輩演唱, 傳奇的絕配, 不朽的絕唱
專輯結束於此, 時光永恆的定格, 不曾流逝, 猶如上帝的昔在今在永在

也許是喧賓奪主, 一眾音樂單位名單的驚喜, 蓋過了鍾氏兄弟的主音與口琴部份的精彩
"祂必興旺 我必衰微" 相信鍾氏兄弟都樂在其中, 不會介懷的
看到其 Facebook 專頁日以繼夜的更新宣傳, 看得出其用心與積極;
看到其樂於接受批評, 即使鍾一諾給批評唱腔造作, 他們依然虛心受教;
看到其幽默風趣, HMV 的宣傳首頁也真是惹笑非常;
看到他們為自己的夢想奮鬥, 跨越了如此浩大的挑戰, 心中實在又感動又羨慕
如果《The Tree of Life》(生命樹) 是電影界的神蹟,
那《齊唱.吳秉堅之歌》亦絕對是神在香港樂壇行出罕見的奇事
兩者都同樣更新我心, 讓我對電影音樂的想法更堅定更有盼望
感謝神的賜予, 這張福音專輯確是個人夢寐以求, 渴望得見的香港詩歌界的突破!

推介: 一無掛慮, 無言者, 將心給我, 親愛主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彼思動畫廿五周年 - 回顧及展望



自從這個彼思動畫製作室的桌燈亮起, 動畫界就掀起了前所未見的革命
1995年首部 CG 動畫 《Toy Story》(反斗奇兵) 面世後, 彼思的發展就一日千里
十二部長片都叫好叫座, 品牌已成質素保證
今年更選定香港為世界巡迴展覽的首站, 當中的手繪草稿, 數碼繪圖, 分鏡構圖等
讓一眾動畫迷可深入體驗接觸每部經典動畫的製作過程

1995年奧斯卡頒發特別獎, 獎勵其技術貢獻
然而, 彼思不止在電腦科技上達頂尖水平, 在編導方面亦展現高人一等的才能
強調故事為本, 要先行構思創作主題, 老少咸宜而能啟發人生意義
會說話會走動的玩具團隊是友誼永固與童年回憶
同樣主角換成汽車後, 延續概念, 第一輯除了代表創作人 John Lasseter 的成長環境
還表達了舊日風土人情的可愛溫馨, 不但提倡保育, 更重要是享受生活的樂趣
第二輯則純粹實現兒時狂想, 像童年時玩具車在停車場亂衝亂撞,
由以前的睡房小小一架拖車, 化為大銀幕上的威風大英雄

Andrew Stanton, Brad Bird, Pete Docter的加入, 提升了整體影片的視野與深度
深海父子情盡現汪洋生態大觀, 機械人的純真情懷拯救了人類與地球危機;
超能家庭的中年危機心理掙扎, 老鼠可以做大廚的夢想作全新注釋
怪獸要嚇小孩吸收恐懼能量, 老翁為圓舊夢以萬千繽紛氣球升屋奇遇
彼思在角色設計上層出不窮, 故事轉折亦從不讓人失望
而且每部都有新嘗試, 如怪獸的細緻毛身, 車頭燈倒後鏡的閃爍反光等

《Toy Story 3》(反斗奇兵3) 橫掃全球後, 彼思竟繼續接連炮製續集
除了今年的《Cars 2》(反斗車王2), 還有來年的《Monsters University》
怪獸公司都開拍前傳, 讓彼思技窮之說不脛而走
2011年是彼思動畫首度在爛蕃茄網站得到劣評的一年
其夏威夷短片已經商業無聊至極, 萬料不到主菜都是平平無奇
3D特效的運用亦是跟風多於真的有其改善畫質之作用
《Newt》的取消開拍, 一時間讓堅持原創的彼思突然一窩蜂出現系列延續篇
幸好希望又於最近重現, 以女性人類為主角的《Brave》推出了 Teaser
瞬間還傳出了會籌備題材相近於《Inception》, 探討人腦結構的動畫
看來, 彼思在業界的龍頭地位, 在動畫界創下的奇蹟, 仍有在未來更多的二十五年延續的潛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