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9.25 影壇國慶檔第一撃




















明日正式在電影市場展開國慶十一黃金檔的戰幔, 打頭陣的三套俱各有份量
更有趣的是從這一周起至十月尾, 連續會有一周一部大製作港片登場, 互不撞映期
希望為港片爭取最大市場版圖, 由保持通話打頭陣, 順序接畫皮, 武俠梁祝及大搜查之女
不過幾套大片都多次更改上映日期, 部分更由中秋檔開始一拖再拖,
而某些電影宣傳日子已久, 十月份是否真落實上畫還有待觀察
但肯定是國慶檔期必然好戲連場, 九月二十五日這個大日子已有三套大片同期對撼, 影迷之福也!

同期還有韓片 追撃者 及 荷里活無聊作 disaster movie,
前者口碑不俗但小眾上映, 後者榮登imdb bottom #1, 相信俱無力威脅三大勢力

先說二十世紀少年, 來頭大了, 原作浦澤直樹的魔剎已瘋魔無數動漫迷,
此漫畫作更是他最成功的代表作, 這次落在堤幸彥手中, 六十億日圓拍攝三部曲
一百四十三分鐘片長絕對令人期待, 唯擔心其戲劇節奏會否犯上其他日本電影緩慢拖延的毛病
只是monster都尚且要六十多集長篇動畫完成
二十世紀少年只花三部長片時間可否說完當中所有哲理?
只聽預告片的配樂已令人興奮呢

保持通話宣傳最強大, 戲碼也最強, 但卻是三部片期待度最弱一套
有陳木勝就必有動作娛樂保證, 只是一切架構都像司空見慣
唯一寄望少演大銀幕的徐熙媛有驚喜演出, 畢竟有演技有樣貌有身材的女演員不多呢
有了荷里活的紮實劇本根基, 又是千挑萬選, 質素該屬中上, 有力爆冷衝擊票房冠軍嗎?

最後Eagle eye 比想像中低調得多, 長版預告片拍得緊湊精彩
但電視的兩三分鐘宣傳片卻讓影片降格像二流動作片般
Steven Spielberg助陣監製, 卻沒有了變形金剛奪寶奇兵的名牌效應,
這次實為新一代人氣男星沙拉保夫的叫座力測試,
另一賣點為其100%原創劇本, 在抄慣改慣的荷里活市場中為清泉
但犯上故事不合情理不連戲等風險就提高不少, 個人相信steven spielberg的審批劇本能力
可以作下半年度最期待電影, 希望不要滑鐵盧吧

票房上相信宣傳最少的eagle eye還會憑其西片名牌取下冠軍
但相信三片競爭激烈, 有可能最後只靠院線多寡決勝負
估計eagle eye九十多萬, 保持通話七十多萬排第二, 二十世紀少年戲院較少應收五十至六十萬
不過個人最期待正是二十世紀少年呢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欠缺首輯神采光芒


劇集: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監製: 劉家豪

演員: 李司祺, 夏雨, 關菊英, 米雪, 陳豪, 林峰, 楊怡






千呼萬喚的系列續篇在一片奧運熱潮中展開,
承接著第一輯已成永恆經典 (或是十年來tvb最受個人喜愛劇集)的氣勢,
甫開首就得大量觀眾支持, 錄得三十三點的平均收視, 其觀看人數一直保持高企
最後播畢四十集亦得三十五點平均收視, 超越了前作, 可是其質素卻明顯的倒退,
可惜的浪費了眾好戲之人的演技, 劇情發揮空間也沒有好好利用

或許因為趕拍以可在中秋前面世, 很多故事枝節都草率處理,
監製更選擇採用類似單元劇形式去表達戲中各次危機, 好處當然是一集一風波,
有高潮之餘, 觀眾不需追劇便可輕易投入, 編劇也不需太花心血留伏線
可是此舉對劇力削弱不少, 相比溏心的事事緊扣相連, 由每串事件導致不同角色內心變化
此劇嚴重失色, 內心戲鋪排乏味, 就只為吵架一幕高潮營造, 吵鬧過後就算
因此劇本散亂不集中, 沒有突顯主題, 而是展現一宗宗不同家庭風波而已

最大問題是編導俱存野心, 希望將溏心成功的方程式放大, 務求幕幕話題, 段段精彩
疏忽了戲劇應有的張力鋪排, 所有事情從醞釀, 爆發到結束都在一兩集間完成
然後每幾集要再有爆點, 但完全欠缺動機, 心理描寫, 或至情節推進都省略不寫
認為第一輯成功只在無窮吵鬧間嗎? 其實溏心最招牌之處是在其發人深省的金句
有啟發性, 有道理有根據的處世哲學, 今輯強行複製, 得出金句又有多少人記得入心?
大契大鮑至得得地對人生的體會, 對世事的觀念, 對家庭的語重心長,
從重複不贅的段落輕易打動人心, 這一次捨棄了教導傳善的方向, 令全劇失去了基本重心
淪為每集你一言, 我一語的無意義罵戰, 有理無理都在大平台展露一番不滿
罵人當然大快人心, 但沒有深思空間, 沒有以理以情服眾, 根本失卻第一輯最重要的風格

有教育意義外, 第一輯最煞食還有其溫馨天倫樂, 兄弟姐妹的和睦及孝義, 父母的關懷愛護
這一輯都企圖延續, 不過在溏心時主力描寫大契大鮑如何教導子女及得得地如何守護家人
講父母責任較多, 家好月圓較著重其六兄妹的關係, 每次有人出事都有總動員扶持支撐
還有荷媽sa姨的姐妹情, 從互相指責到後來冰釋前嫌, 當然欠缺了仍幫紅姨的阿圓,
但在講述感情關係時還是十分單薄, 很多時候依靠流行曲歌詞表達, 單調沉悶
縱然關菊英唱功出色, 都不用兩三集show off一次吧, 至於那些親人枚及數白欖等環節都造作
刻意求搞笑卻強調不了親情的聯繫, 反而陳法拉及楊怡兩次受傷害的段落就有溏心影子
得得地第一輯含屈為弟承擔虧空公款責任, 電話亭一幕早是經典
而這一次阿月離家出走, 給嘉美冤枉等都充分表現一家人的感情
啞女見工及受情傷都有較佳的情感投入, 唯整體著墨太少, 未讓觀眾深深感受到劇中家庭溫暖

故事犯駁不在話下, 有點搵戲來做之感, 幸好演員的落力挽回不少分數
周聰馮素波等老戲骨固然手到拿來, 其他有潛質演員都可大放光彩,
楊怡陳豪那一對是稍欠愛情火花,
但精湛的演技令二人充滿神采, 幾場重點戲份都落在二人身上
他們極具說服力的演繹差不多為全劇最耐看的焦點, 真實自然討好
驚喜的演出來自徐子珊, 首度奸角演出已不俗, 有層次感, 責罵親母的幾場對白寫得精警
後半段有點成為劇集靈魂, 沒有那五集與阿月的鬥法, 只看家好月圓的無謂紛爭會有點膩

其他演員不過不失, 但米雪演技了得卻不太有發揮機會, 李香琴久未演戲似有點生疏
李司祺夏雨都不及上輯搶鏡, 尤其角色設定所限令二人演得不太放
關菊英最大鳴大放, 也最貼近上輯演出, 最失望的可數林峰與鍾嘉欣
劇中無從發揮, 繼續糾纏不清於三角愛情中, 悶而與主線毫無關連, 大結局始見丁點火花
林峰角色太善良, 會受歡迎卻毫無血肉真實感, 鍾嘉欣的哭戲直落不停, 演得再好都覺煩厭
其他實力演員給予銀幕時間也太少了吧, 阮兆祥梁舜燕完全像給摒出主演員之列了

少了清晰主題, 說故事形式嘗試創新卻只維持頭數集, 劇情刻意, 幸仍有出色演技可欣賞
也感謝李司祺一眾帶給過我們難忘的回憶吧, 至少那份溏心情意結猶在, 良久不散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創 世 紀6:11
世 界 在   神 面 前 敗 壞 . 地 上 滿 了 強 暴 。
6:12
  神 觀 看 世 界 、 見 是 敗 壞 了 . 凡 有 血 氣 的 人 、 在 地 上 都 敗 壞 了 行 為 。


屬於聖經的一開始, 理應是世界理想的開始
和平維持的長時間, 在罪出現後就劃破了界限
在離開Eden後就衍生更多更多的惡
嫌隙在延展後從此沒得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