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911 十周年悼念 - America's war on terror had begun ever since.



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恐怖襲擊, 到持續至今的反恐戰,
美國政府亦已從布殊過渡到奧巴馬
僅在此紀念當日的一眾死難者
在悲劇發生後的一兩年, 電影人紛紛忙於用菲林記錄世貿大廈曾存在的痕跡
在兩座世貿間的穿梭鏡頭, 以及漫畫人物象徵的美國大英雄形象,
2002年的 Spiderman 蜘蛛俠 正好填補了觀眾的心靈缺口, 以勇敢承擔使命去抵抗恐懼與愧疚

然而, 除了社會標誌的懷念, 還有無辜性命喪失的銘誌
作為當代良心導演的 Paul Greengrass, 以凌厲手搖鏡頭的紀實方式拍下了《United 93》
沒帶有半點個人批判, 沒刻意煽情建立角色關係
就根據死難者家屬提供的資料, 模擬臨死前的反應, 情緒與動靜
真實的去描繪各個無名英雄, 亦提醒了全球觀眾一個訊息
911 不止是無數性命犠牲的一天, 也是彰顯人性無畏光輝的時刻
電影永遠定格了, 曾有一架客機, 機上的乘客同心合力去反抗, 終改變了原定的襲擊路線

諷刺的是, 《United 93》中的美國乘客, 為受害者, 可為你亦可為我
伊拉克反恐戰爆發之後, Paul Greengrass 延續同一拍攝手法出了一部《Green Zone》
美國軍人在上級指示了參與了一場不義之戰
此刻在別國的土地, 對侵略他人性命財產的批判, 竟循環走回美國當權者之中
兩作對比下, 更見仇恨與政治籠罩下, 那份恐怖主義的殺傷力

經典回顧 - 續談《溏心風暴》的家庭價值



這實在是一部重現傳統中國大家庭的倫理大劇.
一個家, 要有安逸歡欣, 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盡力維繫

現今, 我們概歎親人不懂愛惜自己, 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同
時代愈來愈進步, 代溝愈來愈嚴重, 關係愈來愈疏離
說繁忙, 說逛街, 一聲不響不回來吃住家飯
回來時, 湯冷了, 人情薄了
講打機, 傾電話, 科技取代了家中一句問候

為何溏心感人至深?
就是鮑魚內有涵, 家庭不是只是住的地方
內在的溫暖無人可比, 當外邊風雨交加時, 家就是歇息安全的暖窩
從 "溏心風暴", 我們看到過去人情味的城市
家人的團結, 盡見於全家打乒乓球, 幫至欣減高考壓力,
至欣至安的兄妹情, 從會話中得知
至逸至安的兄弟情, 從七十萬中得知
每一個人都親密得將心事盡訴, 緊密得不可分離

維繫家庭的核心價值是溏心全劇重心, 更是後期高潮戲的重點
大契死了, 臨死前的和睦, 是暴風雨前夕的平靜

"哭有時 笑有時" (節錄自聖經 傳道書 3章4節)
一家之主的倒下, 支柱頓失, 全家無力的墮下去
不知大家有沒有一個這樣的家人, 但當你最祟拜的, 最珍惜的離去之後
那自己留下的意思又是什麼?
家的意義, 在那一天, 至歡欺騙全部人, 說大契原諒細契, 然後大契離世一刻, 消失了

...
...

表面上.
還是安逸歡欣的家, 像沒有了靈魂
大家再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 走的路也不同了
細契輕易的三言兩語便可重掌大權

實際上.
沒有變的, 我們還是這一家
大契原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她做了唐家的守護天使
默默為唐家每一個人送上祝福

原來, 失去了她, 自以為破碎, 怎料真正的完整, 這時才形成
大鮑為了兒女, 終於挺起畢生的勇氣, 放棄過往背負的外殼面子
將了細契狠狠的一軍, 從沒有見過的激情爆發了
至逸因為媽媽的死, 婚姻的完全, 終於成長了
變得不再暴燥衝動, 懂得為家庭著想
成熟的智慧逆轉法庭亂局, 從沒有見過的平穩顯現了

唐家之後, 這次更想詳談細契和程亮在劇中的重要性
細契只是一名悲劇人物, 她和凌莉都於感情路上受挫, 及後回頭
莉姨得到了唐家的愛, 細契卻得到而不滿足
由於一宗事件, 激化了家庭的矛盾
細契變質, 亦因她覺得自己不屬於唐家
她只是一個可憐的人,
為了永遠得不到的家庭地位而鬥爭
為了永遠得不到的親娘感情而鬥爭
所以她最終還是因為兒子而放棄一切
我絕對相信, 那場婚禮, 細契燦爛的笑容, 是出自真心的

至於程家, 與唐家的對比太大了
及至程亮最後都見不到母親最後一面, 令她帶著遺憾離去
都有深遠的啟發
同樣死的是最珍惜的人
程亮一直懷恨, 帶愛卻不肯告訴親母, 最終剩餘絕望
得得地趕往醫院, 將家中一切大小事告訴大契, 最後帶來希望
此兩種迴異態度亦一早註定與常在心的關係發展
相信常在心一直希望給程亮的, 可惜他永遠再得不到了
家散了, 承諾亦破碎了,
只好憑歌寄意的送給每一位還未回家的浪子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 wander off too far,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 follow the wrong star,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 ever find yourself, lost and all alone,
get back on your feet and think of m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Boy,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the bright lights blinds your eyes,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r troubles break your strid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 ever find yourself, lost and all alone,
get back on your feet and think of m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Boy,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 ever feel asham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its only you to blam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If you ever find yourself, lost and all alone,
get back on your feet and think of me,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Boy, 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如果你流浪走得太遠
如果你追隨了錯誤的星星而走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感到, 迷失與孤單

如果耀眼的光線把你刺盲
如果煩惱的阻礙使你卻步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感到, 迷失與孤單

如果你感到羞愧恥辱
如果你感到自責悔疚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感到, 迷失與孤單

請你回心一想, 我的愛會把你帶回家



延伸閱讀:
經典回顧 - 重新強調家庭價值的《溏心風暴》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欠缺首輯神采光芒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3 Idiots (作死不離三兄弟) - 人生的三大目標: 夢想, 友誼, 愛情



Zoobi Doobi Zoobi Doobi pum paara
Aal Izz Well !! (哨子聲) Aal Izz Well !!!
Give Me Some Sunshine! Give Me Some Rain!
Give Me Another Chance, I wanna grow up once again~

腦海中迴蕩著不同音樂影像, 久久不能揮去, 愈回想愈動人
這就是 3 Idiots 電影的威力, 在不同環境下都能振奮人心
娛樂大片的典範, 笑得開懷, 悲從中來, 三小時乘坐情緒過山車上天下海

掌握觀眾的心思, 在最開心時又突轉折到傷感絕望的時刻
All is well 作為重點主題曲, 舞步設計到場景過渡到道具妙用,
將熱鬧繽紛的氣氛帶到最高點, 順著起飛的模型飛機一直向上, 直至目睹惡耗的急轉直下
簡短的一個畫面, 一句字幕, 馬上打破了前段建立的興奮雀躍
從誇張的 Escapism 走回殘酷現實, 然而這個情節卻有帶出主題的必要性
Aal izz well 的精髓正在於無論多絕望的境地, 都要安慰自己心靈, 說好事來
悲喜交集同步演進, 笑點與喊位的交替讓觀眾處於心情時刻起伏的狀態
中段的跳樓一場相當震撼, 醫院探望的剪接正就把笑話與悲劇同時呈現
關心角色遭遇的, 會為之悲痛, 卻又因著嬉笑搞鬼, 能破涕而笑
又一 "Aal izz well" 哲學的實踐
家境的悲慘利用黑白畫面帶出, 是淡化悲劇的電影語言
放輕了真實社會負擔, 撒一個小小美好的謊話, 才好讓弱小心靈不要崩潰

故事方向盡是最俗套的老生常談
搶新娘, 愛上對頭人的女兒等的橋段已在電影中玩到爛
偏偏在印度寶萊塢中又沒有予人寫作倦怠懶惰之感
也許正因電影製作背景在印度, 於是一切的戲劇巧合變得理所當然
電影本來就應如此, 與主流大眾沒有距離, 直接宣揚主題訊息
那份赤子之心, 是全球電影界久違的一種單純, 正直, 誠懇
能感受到戲中的簡單直率, 再浮誇都是有趣多於造作
最重要的, 應是電影心地善良的本質
將問題卡通化, 答案童話化, 泡製希望的大小通殺

只是 3 Idiots 沒有徹底遺忘社會問題, 營造歡樂背後, 依然有著困難挑戰
正面提及學生自殺的風潮, 三次強調 "謀殺" 觀點
喻意教育制度殺害了無數夢想, 更真正扼殺了學生的靈魂
填鴨式的塞字入腦, 以黑板一大堆符號數字湧進學生前的視覺設計呈現
每一個在香港讀書的, 都無不對死記硬背的教學方針感到共鳴



"any combination of bodies so connected that their relative motions are constrained. And by which means force and motion maybe transmitted and modified as the screw in its nut or a lever range turnabout a fulcrum or a pulley by its pivot etc. esp a construction more or less complex consisting of a combination of moving parts or simple mechanical elements as wheels, levers, cams etc "

"Instruments that record analyse summarize organize debate and explain information which are illustrative non-illustrative hardbound paperback jacketed non-jacketed with forward introduction, table of contents, index that are indented for the enlightenment, understanding enrichment enhance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 human brain through sensory root of vision... sometimes leisure "

你能理解這兩段在意指什麼嗎? 急口令般的台詞使戲院觀眾笑得人仰馬翻 :)

東南亞地區望子成龍的渴慕, 進入大學要修工科成為工程師
自小的洗腦灌輸, 跟香港的拜金讀金融風氣無異
在讀書時期遇過的同房朋友, 就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而強逼自己在這方面發奮
家庭的壓力, 實是一眾學生哥最大的重擔
對夢想的追尋, 熱情化為動力, 又是舊調重提, 卻句句入心入肺
是戲劇中猶如天堂, 夢想輕易成真使人沉醉嗎?
還是台詞中真的是真相, 只是平凡如我們沒有勇氣面對, 才視有勇氣異於常人的是 Idiot?
其探討不止於此, 還鞭撻了拜神求成功的心理, 破除影響印度發展至深的宗教迷信
"Aal izz well" 的宗旨再一次彰顯, 信心的力量, 即使不行仍然堅持自己的一份信念原則

All's well, 自然 Ends well
Pursuit Excellence, 自然 Success Follows
理所當然的劇情鋪排, 預料之內卻又依然受落它的逐步開展方式
傳統的終幕, 還有大量前後伏筆的呼應, 一氣呵成的滿足觀眾情感需要

歌舞元素只是點綴, 源源不絕的笑料, 強烈直白的控訴, 真誠善良的鼓勵
劇本骨幹的紮實, 方能毫無冷場的高潮不斷
夢想為主調,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作副線, 卻更使人想起校園的美好時光
Aamir Khan, Sharman Joshi, Madhavan 演出具默契火花
三個老友的相互扶持, 是義無反顧, 盡在不言中的動容
愛情的描述更為抵死, 盡情發揮只能在大銀幕上表達的魔力
放大的月亮, 何時何地都想起對方的面容, 那場歌舞蒙太奇何其經典!

可惜的是故事沒有主角失蹤數年的合理解釋, 使得他們的感情關係沒有在歌舞中的那樣強烈
亦讓高潮的那幕等待了很久很久, 終於都到達的一場, 減弱了感染力
也許太強調夢想的後遺, 就是要放下同樣重要的 "情義", 現實真的需要二擇其一嗎?
還有 Rancho 的角色過於神化, 像無所不能的大英雄, 也許代表著我們在追求的完美理想面貌?

3 Idiots 背後說的也是電影人自身的經歷,
監製 Vidhu Vinod Chopra 曾因想修讀電影學院, 刻意考獲劣等成績,
讓父母要把他送進劍橋大學的希望落空;
導演 Rajkumar Hirani 則放膽跟父親說出心中電影夢, 最後得到認同支持;
編劇 Abhijat Joshi 則脫離了恐懼焦慮的掙扎, 毅然選讀電影
三個 "傻瓜", 戲內戲外都為理想去奮鬥
如果世界上多一點 "傻瓜", 那印度電影中的熱血與幸福, 就不須進場才能擁抱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