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舉高隻手 - 民建聯版 +bonus 支持葉太rap

好得人驚

咁玩農夫呀xdddd



估佢唔到

呢首"舉高隻手"係我既飲歌黎架 >.<



仲有首西班牙話支持葉太, 嚇死左


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周柏豪 不思進取的Continue 無法前進


專輯: Continue

演出者: 周柏豪









碟評前先行聲明, 本人不太喜愛周柏豪的聲線, 唱功不紮實, 聲底也不是唱歌材料
沒有先天優勢, 只好將勤補拙, 聽過他首張專輯, 閱過他的blog
在陳光榮監製下的beginning是很讓人感受到pakho音樂路上付出的熱誠
算是值得支持的新一代歌手, 不過是次專輯製作由派歌, 選曲至唱片封套
都似乎只銳意打造一位無血肉的賣樣偶像, 是一時失手還是短短半年內周柏豪已給市場淹沒?

歌曲整體水準可接受, 不過不以歌唱技巧為主的一張EP, 靠的自然是創作的清新及歌者的態度
上張碟除"六天"外, 每首歌曲都經Pakho之手, 專輯參與度之高是今次不能比
沒有了自家作品招牌已大打折扣, 應有的誠意不見之後, 連專輯的歌詞意義都隨之流失

"傻小子"第一主打定位是何等失敗, 心目中的周柏豪應有的歌唱理念是不應局限在慘情失戀中
在陽光cover背後每首曲目竟都是圍繞愛戀失敗者而作,
"六天"的成功讓商業元素在本碟無限放大, 實非始料所及,
至少個人相信華納已是數一數二最具音樂自由度的唱片公司
創作思維該不至陝隘於重覆成名舊路吧

記得柏豪在blog寫過, 音樂最重要是有其感染力, 影響力, 他親手寫出的同天空有鼓舞作用
想太多與哦都別具意義, 為何這次要捨棄近半碟歌詞假手於人?
當宏願派台時, 一聽見歌詞就不禁嘆息, 何時周柏豪要擴闊的天空, 許下宏願變細到與情人入戲院?
歌詞完全破壞浩瀚的曲編, 一拖再拖是隨便找個偶像歌手可以唱的模糊k歌
可幸是其rock曲風看來頗合適柏豪的用聲
"一事無成"雖沒有pakho的製作, 但在陳光榮處理加上鄭融獻聲還是事半功倍
周柏豪hea的唱法更與歌詞所描述的處事態度不謀而合, 是意外bonus

傻小子是其作曲及編曲, 缺少了有意義歌詞亦是了無特色
最佳段落還是柏豪作曲填詞的歌曲, 最後的三分十六輕易成為全碟亮點
自家作演繹是份外有heart有火, 詞意具深度, 頹廢失敗中的無助呼喊
情緒的變幻失控, 連假音都表演出來展示無力狀態, 出色
作過渡至宏願的二十秒humming也不俗

第二張EP出世的周柏豪在還未有完整個人大碟前已放棄自身創作, 甘投主流大懷抱很不智
雖有陳光榮般厲害的音樂人支持, 也要自己發光發熱的才情與理想才可延續音樂事業
單靠樣子的偶像是經不起時日洗禮的, 而且周柏豪的曲詞編有無窮進步潛力, 不應浪費

推介: <<最後的三分十六>>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Groove in Me 黃伊汶 成功蛻變的第一步


專輯: The Groove in Me

演出者: 黃伊汶









沒有想過還有機會聽到emme的歌聲, 在正東的時期由唱香薰浴, 來到今天等慢板情歌開始,
到形象大變, 大唱改編西方舞曲, 可見她是不甘平凡, 有求變的心, 認真的態度
可惜縱使紅了一曲戒男, 大家記得的emme就是在因葵爛詞下的黃伊汶,
舞蹈不俗, 音樂路卻依然舉步維艱, 當yumiko也向最適合她的電子迷幻路向進發,
黃伊汶似乎也要對自己音樂作審視而重新出發

2008年捲土重來, 找來
楊振龍作監製, 銳意打造一張大量disco味道的快歌專輯, 成效顯著
擺脫過往惡俗的快歌風格, 多首改編歌在重新編曲及演繹下都別有味道,
頭兩track充滿驚喜, 讓人在disco狂跳狂un的簡單舞曲, 編排得有節奏感亦有豐富曲式
<<熱>>除了中文rap與全曲格格不入外, 不斷repeat的一段chorus頗有爆炸力
<<兩面>>的emme很冷酷, 亦聽得出其唱功有所進步, 背後打拍子的音樂間場很出色
喜愛貫穿全首歌的drum beat, 震撼有力亦有層層推進, 與熱又有所呼應, 感覺連貫
旋律有點熟悉, 卻是碟中少有的原創歌, 夏至的詞也總比以前因葵有意思, 至少文句通順

跟著的<<渴求>>較遜色, 典型的disco歌,
音量愈大愈感受到那向外擴張編曲的氣勢
重覆的歌詞厭煩, 但有帶動歌者及舞池上跳舞人士進入歌曲狀態之感
<<避忌>>很動聽, 還是強勁節拍, 配上較soft的唱法,
黃伊汶抽離一點的沙沙演繹有獨特的聲音特色
cha cha將熟悉的南美風情玩得很放, 熱情奔放, 亦可以鼓動聽眾起舞
<<理由=藉口>>沿用愛是的formula, 由rapper訴說種種男女相處分離的道理
還是曲編不錯, 反而Lo J的一段說唱不能稱得上悅耳
<<殘忍2010>> 本來放不低的怨婦控訴旋律, 在新版成為放開, 回顧過往的豁達
emme也不再唱得用力, 編曲改為中快, 算是驚喜之作, 個人更愛新版本多於原版

及至這兒, 專輯還是很統一完整, 更可稱上disco舞曲類型的中上之品,
可惜商業味道還未完全洗淨, 往後的track由快轉慢, 強勁節拍突兀換上鋼琴
伴聲
割裂了大碟主題, 功虧一簣, 如可在舞曲中增加音樂多元性,
使用更多不同樂器伴奏或更多不同國家曲風, 而非夾硬加上慢歌會更
全面完整

<<自己>>
黃伊汶填回詞, 情感真摯,
emme唱慢歌都有其魅力, 令我想起李蕙敏那種慘情演繹
要自強自愛的主題有點陳腔濫調, 不過emme的作品算工整而言之有物
<<心不在焉>>到克勤填詞, 耐聽度高,
偏中慢版的歌曲交給emme得心應手, 唱得很鬆很自在, 有感激之情
<<從沒離開>>跟兩首remix都很趁腳, 沒有level up可聽性, 也就沒有破壞專輯的味道吧

總括而言, 黃伊汶算是走對了第一步, 只要抓緊新方向, 預料其音樂可一直進步
亦很期待唱歌改善了的她, live performance可否唱出專輯中不同舞曲的層次吧

推介: <<熱>>, <<兩面>>, <<避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