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梁振英新任特首的管治挑戰 (二) 民生需要

七一過去了, 宣誓就職了, 遊行上街了
話題總會過去, 現實總要面對
上了台, 就需對全香港的市民承擔責任
誠信問題或終不了了之, 社會問題卻是沒完沒了
民主, 民生, 中港關係, 梁振英的新政府到底有何良策挽救低迷的施政困局?

民生.

也許梁振英能贏得中央最後拍板首肯當行政長官
也許梁振英在民調優勢上勝過唐英年的關鍵王牌
就在於對他打破官商勾結, 縮窄貧富差距的信心
這亦是他求變決心的由來, 落區親民聽意見之舉

李嘉誠早坦誠表態不支持, 可見兩者派系之別
唐英年放聲顯示的不信任, 顯示建制勢力二分
自梁振英當選後, 既得利益集團相繼官司纏身
新鴻基郭氏兄弟, 曾蔭權轄下任志剛, 許仕仁, 林煥光以致曾先生自身等
新上任是否真有新氣象?
然而, 早有傳媒學者擔心, 梁國雄議員亦曾指出
貧富懸殊的根本問題若不解決, 哪個富商勢力倒下都只會有另一勢力補上
財富始終沒能平均分配到有需要的人手上
相反, 親梁商人將更左傾, 在民主政制發展及人權自由問題上將更趨嚴重

最低工資與最高工時.

小政府大市場已成過去, Milton Friedman 也只能於天堂安息.
貧富懸殊確有因最低工資而舒緩嗎?
中小企經營更困難, 中層員工薪金相對被調低
工作時間被逼延長, 拼搏士氣卻反耗損
不能量度的成本, 往往比能計算的資本, 在一門經濟上更為重要
最低工資提升了最底層一群, 卻剝削了夾心但最多數一群
文書在不變薪酬下擔當更繁重職務, 一份長工變數份合約外判,
員工對公司歸屬感與對工作滿足感將降低, 社會長遠是得不償失

現再加上最高工時, 工作負擔變相更分散
一人的長工作時間, 變成一組人的平均工作時間拉長攤分
一人的全職月薪, 化成兩至三人兼職輪更替換的周薪日薪
政府想到的, 商業公司計算得更盡;
一間涼薄的大家樂大集團可以靠顧客懲罰其道德不當
小本經營的平民店舖為了節省成本的不得已又可如何?
強行取消市場競爭的現有優勢, 解決不了基本問題而衍生出更多結構問題
梁振英政府可能要接過立法執行過後留下的爛攤子

兩鐵兩隧與領匯回購.

七一遊行當日, 口號叫喊最多自是梁振英下台
民生關注訴求之中, 也許最值得注視最有迫切性就是「回購公共事業」之聲
領匯的尋味時光, 正好讓民眾記起其大幅加租, 趕絕小商戶的惡行
當街道上沒有小販, 路旁沒有大排檔, 屋邨沒有涼茶鋪
有特色有人情味的逐漸式微, 大型分店連鎖超市相繼開放
欠缺了當小老闆致富的途徑, 正是基層得不到成中產機會的主因之一
至於交通費的瘋狂上揚, 已見可加可減機制的弊端, 顯出當時答應的政府實太弱勢而受制於財團

房地產的投機與自住.

地少人多, 註定香港樓價的長期高企
只是梁振英競選時對壓抑樓價的承諾早成泡影, 變成當選後樓市已穩定的宣言
還有田生逼遷, 高鐵興建以致菜園村逼拆等亦是日積月累的民怨根源
新界丁屋早已分得不能再分, 鄉事長老私佔公地等又是另一急需解決方案的危機
劏房成主流, 僭建犯眾憎, 危樓有倒塌之險, 梁振英的政府團隊如何一一拆彈?

梁振英新任特首的管治挑戰 (一) 民主發展

七一過去了, 宣誓就職了, 遊行上街了
話題總會過去, 現實總要面對
上了台, 就需對全香港的市民承擔責任
誠信問題或終不了了之, 社會問題卻是沒完沒了
民主, 民生, 中港關係, 梁振英的新政府到底有何良策挽救低迷的施政困局?

民主.

民主進程是向前進還是向後退?
也許將一切人權自由等大議題都歸於民主這兩個佔據道德高地的字身上過於籠統
但回歸以後, 港人對民主的追求確是愈來愈明顯,
相反, 與民主有密切關係的人權, 自由等卻是日益倒退

關於選舉.
2016年立法會選舉, 2017年特首選舉終可實現爭取已久的「雙普選」
然而, 功能組別還沒有取消, 提名制度還沒有取締
美其名現在正式開展諮詢期, 到最後有多少人能發表意見? 又有多少辯論空間?
即使是投票的權利能保障, 中聯辦的種票配票卻總更「魔高一丈」
與西環關係千絲萬縷的新特首, 何以應對選舉民主化的訴求?

關於言論.
傳媒的新聞自由給粗暴干預, 唐梁之爭中成報刊出的社論竟然與原稿取向大相徑庭
記者的採訪自由遭嚴重限制, 問題要審查, 空間要收窄, 反對被抹黑, 消息被封鎖
關於示威.
為李旺陽爭取調查時警方的煙霧噴彈近距離襲擊在場市民, 引起警權過大的爭議
梁振英行政會議中提議鎮壓七一遊行的說法疑幻似真, 大學生後樓梯軟禁事件等
這些都是香港在人權與自由的全球評分不斷調低的原因
關係到表達每人言論的核心價值, 以梁振英為主的政府會變本加厲, 還是加以捍衛?

關於法治.
除了西環治港的恐懼, 還有人大釋法的隱憂
居港權, 政制發展, 補選特首等重大法律問題,
最終都非交由終審法院判決, 而是以人大的解釋為最後依歸
多年來每次釋法都愈來愈主動, 亦開始由中央啟動, 在梁振英管治下會有更多干預嗎?
廿三條立法會否捲土重來, 版權修訂條例又會如何繼續啟動亦是重大政治炸彈

關於教育.
在經費, 改革制度等當然是民生範疇
但國民教育灌輸怎樣的價值觀, 則相當令人擔憂
六四會談嗎? 大躍進會批判嗎?
這會是教唱紅歌的變奏嗎? 愛國會與愛黨劃上等號嗎?
下一代對政治的敏感度, 對一國兩制的定義, 對民主人權的重要性,都要通過教育去吸收
關乎民主火炬的傳承, 梁振英政府團隊何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