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星空





這一年, 台灣影壇要好好的銘記, 是影史冊記下的重大時刻
魏德聖延續了海角七號的傳奇, 開創天價七億新台幣, 重現失落的原住民精神;
九把刀的小說首次搬進了影院, 創下了亞洲驕人的票房紀錄;
幾米繪本也得到了大銀幕最忠實, 最純正的改編, 成就了缺憾中的完美星空
賽德克神話先擱下不談, 餘下兩部皆是台灣擅長的清新小品類型
最重要還是, 兩者都是懷念著一段青澀純潔, 沒有下文而來得刻骨銘心的感情

青春, 是躁動的幼稚, 也是恬靜的高雅
同一年, 又回到高中追女孩的那些年, 又在山中小屋外看著繁星夜照
《那些年》與《星空》, 分享著同一片天空, 同一種情懷, 最終都歸於平淡, 終於遺憾
記載成長經歷的兩部作品, 風格多麼迥異, 主題多麼相近

小男孩與小女孩, 純純的愛盛放了一個夏季;
柯景騰與沈佳宜, 知己之情縈繞了八年歲月
《星空》補上了《那些年》沒有李小華的一小塊拼圖, 還原了初戀的朦朧不定;
《那些年》填滿了《星空》的無疾而終不了了之, 以平行時空為失落了的關係開花結果

《那些年》的日子是過得愜意的, 每天都在柔和濾鏡下的課室說笑談情;
《星空》的時光卻是納悶的, 靜止的定鏡在捕捉主角倆的孤獨, 好讓相遇相知時有更深的交流
沒有了《星空》, 就欠缺了成長的感傷愁緒, 沒有了受到欺負, 遭到冷落, 那份寂寞的心境
無人懂得, 無人在意, 只有遠處那一個他/她, 願意走近, 在其眼中幻化成威武的巨龍猛獸
沒有了《那些年》, 就忽略了年輕的陽光活力, 失卻了為心上人花招百出, 為愛情發奮的熱血
用功讀書的賭注, 馬尾與考卷的情意寄託, 海邊沙灘, 校園賽跑場, 記載著永遠不回頭的衝勁





九把刀記憶中的過去, 談的是偶像七匹狼, 是紅白機, 是張學友的吻別等通俗潮流;
幾米繪本背後的背景, 則是畫家梵高, 是拼圖, 是聖詩la marche des anges等文化藝術
前者故事先行, 對白台詞盡是啷啷上口的淺易直白;
後者意境至上, 影像美術營造如詩如畫的浪漫氛圍
伴隨柯騰小美成長的符號, 正好處於主流與小眾之間, 觀眾總可找到共鳴之處

邂逅與重逢, 開場與終局
平安夜晚上的報佳音
屋頂上哼著歌, 或是窗前吹奏的牧童笛聲
是他與她初遇的引旨
校服上的藍色筆跡, 是他與她最美好的曾經;

九把刀的引言, 青春是一場大雨, 即使感冒了, 也盼望回頭再淋它一次
於是, 電影最後 "盪氣迴腸" 的十分鐘, 安排柯騰再回到那場改寫一切的雨景之中
錯過了大雨的, 還有小傑與小美, 病倒了的她, 在他懷抱中
穿越漫天星空回到家裏, 青春的美夢, 在雨後正式寫上句號

最後, 是個人情感抒發的小小角落
小教堂內, 點著燭光, 悠然起舞; 大貨車上, 吃著西瓜, 相互微笑
兩小無猜的美好, 紙摺小動物跟隨背後, 只有他們的童心才感受到的奇幻世界
記起往日圖書館的時光, 看幾米繪本, 讀麥兜漫畫, 當然也有不少的教學參考書
但都不是旨在看書上的內容, 而是在享受空調, 與最好的朋友談空話
還未有星空面世的時候, 手上拿著暢閱的是《月亮忘記了》《微笑的魚》
到現在依然記得的, 是書中的主角, 他們都寂寞, 他們都渴望被愛的感覺...

銀幕論英雄 - 獨行車手與保衛戰隊



染血的蠍子外套是暴力血腥的代表, 車手手套是與人保持距離的象徵
孤僻, 冷靜, 低調, 專業, 克制, 像法國犯罪黑色電影大導 Melville 的殺手一樣
沒有名字, 沒有出處, 西部片的俠盜都是瀟灑的進場退場
口角常放一支牙籤, 怎不叫人想起雙槍掃射, 子彈橫飛的 Mark 哥?
如是者, Drive (極速罪駕) 帶著昔日類型片的痕跡,
八十年代電子合成樂, 奏出銀幕上一個又一個英雄的影子
只是它又不獨在人物造型個性上風格化,
就是手起刀落, 灑遍鮮血的畫面, 都見美式 Quentin Tarantino 對電影的影響
而這狂放的暴力展現方式, 與前段沉鬱的黑色電影處理, 正好不協調的撞撃出獨特的火花
一代西方世界的英雄面貌, 就完整的在 Ryan Gosling 身上觀照出來



東方電影人卻不是從歐美黑色犯罪類型學習英雄模範的
黑白粵語長片中的武俠世界, 可以各展神功行俠仗義
香港現代殺手片也有模仿 Melville, 正是吳宇森鏡頭下的《喋血雙雄》《英雄本色》
又見日本的五色戰隊彩虹戰隊, 每次都大召集駕戰機打怪
《保衛戰隊之出動喇!朋友!》中主角最喜愛的, 則為三位機械人一體的宇宙大帝
每一位主角人物, 都總有患難與共, 出生入死的兄弟好友
黃飛鴻不是長期獨守寶芝林, 獨臂刀也需為前輩犠牲復仇

男人的情義, 不論父子兩代的傳承, 還是兄弟間的肝膽相照
在中港日的古代武俠到現代黑幫到特攝劇集, 都無處不在的延續這種特色
對比西方的個人主義獨行獨斷, 《保》片就展現濃烈的"合作打併"風格
舊社會舊秩序是由一班好兄弟打天下, 最終江山亦因兄弟情決裂而倒下;
新戰隊則要待大鵬與小雙的「大結合」及喚起街坊的群眾力量後才真正組成
「大結合」的意義, 當然就是小時候最期待的合體, 得以有更強的生命力去戰鬥下去

即使歐美傳統漫畫中也有團隊合作, 電影中也有殺手組織與職業特工隊
只是他們著重仔細的分工, 不同崗位上的配合多於情感上的連繫
Drive 也有人負責打劫, 有人負責駕駛, 卻是清晰的各走各路
五分鐘就是五分鐘, 不帶個人情感牽絆
即使有了真心, 也保持冷酷而不言溢於表
《保》中最讓人難忘的, 偏是互相扶持的人情味
背景設置於公共屋邨與茶餐廳, 更別具昔日左鄰右里的親切感

然而, 兩部作品, 一東一西, 縱著力呈現英雄在光影歷史中的扮演的角色
《保衛戰隊》與《Drive》都沒有走出時代的窠臼
前者繼續將英雄的敵人設定為黑幫, 江湖仇殺仍是引旨
即使林家棟為首的一行黑俠帶有武俠色彩, 起用王羽更是直接指涉向當年的獨臂刀
對於當下的時代, 仍顯得脫節而無關痛癢, 淪為純粹的懷舊
黃精甫與麥浚龍都將主角人物重心校準在草根階層,
為何仍可一句不提現社會的真正壞蛋 - 地產霸權或是跛腳政府呢?
連諷刺暗喻都沒有, 感覺戲中的熱血戰場就完全脫離現實, 只能成為一場集體回憶了

同樣地, 《Drive》東拼西湊的英雄樣式, 放諸六七十年代本就俯拾皆是
耍弄型格, 每一個角色都是老掉牙故事中可見的刻板倒模
照顧幼兒的弱小婦人, 堅持單對單埋身對決的黑幫, 為女孩奮不顧身的情聖
與《保衛戰隊》愛上老大女兒的塵封橋段同出一轍
沒有宣傳所言的什麼真實英雄, 也沒有與當代有關的批判或描繪
極其量就只可歸於一趟浪漫超脫的光影體驗了, 只能放於想像的腦海

所謂的英雄, 就是活於現實以外, 銀幕之中;
Drive 與保衛戰隊在本質上都是還原及總結過去的英雄人物, 賦予特立獨行的影像風格
只是東西方所吸收的文化養份的不同, 定調了兩者主顥上的分野
從本土觀眾共鳴層面來看, 保衛戰隊反而親民的貼近大眾對英雄的聯想
人人英雄比個人主義還更有鮮明個性, 其世界觀更應得到認同及守護

經典回顧 - 《創世紀》一個時代的商戰史詩




《天與地》開播之先, 就重溫戚其義恩怨情仇長劇最傳奇的一部《創世紀》
聖經中的第一章, 新天地, 新世代的降臨,
說的是一個有關信念, 夢想與永恆的故事,
創世紀的誕生, 跨越千禧的歷程

只要相信, 奇蹟就會出現
跌過痛過後, 達致最黑暗的絕望邊緣, 就可以拯救墮落回到光明之中

葉榮添和許文彪, 既為兄弟亦為對立, 始終不能共存
葉榮添的不擇手段與許文彪的克己自律形成巨大反差
卻在中途來個大逆轉
榮添醒覺, 文彪崩潰, 商場上繼續爾虞我詐的奸狡戰鬥

為了金錢, 一切置之不理, 以為自己的付出源於愛, 其實源自貪念
害了家庭, 害了身邊人後, 才發現良心給擱在一旁
沒有了物質生活, 得到了靈性生命

葉榮添回到了過去, 發現在教堂祈禱的自己
商業上的風雨都帶不走他的平靜
從此, 他相信了愛
他是葉榮添.


一直正義到底, 可惜世界污染了他
面對種種不公義, 走偏鋒的家庭, 貪污的師父, 卑鄙的朋友
他再走不回純潔的路,
信念倒下的一剎, 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是一走進商界, 再就無法選擇了嗎?
被逼作奸犯科起來了嗎?
一個悲劇人物, 只看得見自身利益, 人生不再正面, 原則一下子全然消失

神父的勸解, 妻子的體貼, 朋友的激勵, 最後的一刻, 文彪走到終站
想起了那教堂, 回家的路卻太遠了
於是, 他的生命, 終結在遠離家鄉的路裏
他是許文彪.


為了愛情, 她可以排除萬難, 她只有一個希望, 丈夫回頭
等待變成災難, 悲觀在內, 樂觀在外
一次又一次的希望成失望, 最後絕望
嬰兒出生了, 卻無力再照顧
監獄的那片天, 囚不住她熱熾的心
哼著amazing grace, 堅強的信念, 逃出去的願望

她, 遺下了最寶貴的愛和希望給榮添, 令他再次踏進愛情的關口
她是岑穎欣.


夢想, 要一步步去達成, 每個人都應有他心中的夢想
許文彪希望建成無煙城, 造福萬民
在他的版圖裏, 有遠大的目標和純真的心靈
由他的兩位好友 - 榮添, 志強去完成

縱使路途艱辛, 每關都差點應付不來
只要肯堅持, 多辛苦的路都可以行過去
偉大的理想, 令三兄弟富有起來
不是物質上, 而是心靈上
文彪在天堂送上默默祝福, 令一塊空地成就壯舉

從前住在落後屋村, 然而努力過不會白費
每次失敗累積的經驗, 演變成最後的成功
感動萬千人的動力
無煙城的落成, 是每人夢想的投射

世上一切, 持久的只有感情
三兄弟的友情, 永遠的流傳在世
每一個觀眾, 都會記起他們
一個又一個世紀
希望每一個人都可抱有信心, 為著朋友愛人家人, 堅守原則, 擁抱夢想

腓立比書
4:13 我 靠 著 那 加 給 我 力 量 的 、 凡 事 都 能 作 。

信靠上帝路上, 最難跨越信心的關口, 就是相信自己在神當中可做任何事
跟通俗金錢觀一樣, 很易了解「沒有祂, 則萬萬不能」, 卻很難接受有祂就是萬能

明白生命若沒有神的帶領將空虛貧乏,
明白早已不能存活, 沒可能走到今天, 所以不可離棄祂;
可是, 在認知上會同意祈禱就可得著, 事實偏是不斷的懷疑
總覺得上帝不會造就, 不會應許, 走到這一步已是恩典

聖經中的真理告訴我們, 耶和華不是只在於奪去, 懲罰的神
祂同樣是供應, 創造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