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即食年代

資訊爆炸, 科技突破, 改變了媒體操作生態
當平台愈多, 選擇愈豐富
閱讀風氣, 觀影習慣, 聽歌媒介, 三大日常生活藝術的模式都不約而同面臨衝撃

iPad盛行, Amazon已宣布2011年電子書銷售量已全面超越印刷書
報紙開始改變報導方式, 全球首創的蘋果動新聞每段 youtube 視頻 都保證一日內過千人點撃
電子紙風行之後, 門檻一放寬, 報業機構的競爭將會加劇
不同小型網站的加入市場, 將影響整個消費習慣
得到資訊的渠道愈近方便, 將可能造成全行追逐即時更新, 務求吸引讀者第一時間的注視
人們只看標題, 只看首兩三句 catch 不 catchy, 有沒有 gimmick
到時新聞長篇報道可能會逐步退下主要舞台
不止是報章雜誌, 文學作品都將可以全新的介面跟讀者會面
當然科技的進步不一定帶來文學水平的倒退
只是當書本已成過去式, 人人拿著新潮電子產品在逛街時
又有多少人會在眾多娛樂選擇中, 回頭閱讀頁數繁多, 字數冗長的文章?

自從《Avatar》面世後, 電影業界在近兩年大量開拍3D電影
嶄新的立體視覺效果無疑在觀賞上帶來新鮮的官能刺激
《Avatar》(阿凡達) 更揚言 3D電影的熱潮將好比電影史上首次出現聲音或彩色的里程碑
荷里活大導演 Steven Spielberg, Martin Scorsese, Ridley Scott等均紛紛轉拍 3D
美國的流水作業式工廠倒模, 劇本橋段循環再用, 配上全新特技包裝,
馬上得到票房數字上的突破, 一個又一個的紀錄, 亦可看到3D電影主導下的市場升幅
只是, 引入新技術後的出品真的有合比例的質素提升嗎?
如同文學作品一樣,沒有新故事,沒有新角度, 創意匱乏將早晚禍害大銀幕的長遠發展
有新的技術, 都總需要有出色的作者為其注入靈魂, 好比荷索的《Cave of Forgotten Dreams》
更不用提及目前美劇的末日危機
因著拍攝成本相對昂貴, 收視下滑, 一部又一部季度長劇遭到取消
取而代之會是不用思考, 隨時開電視機都能投入的真人騷或比賽節目

音樂所面臨的轉變與挑戰似乎更為艱巨
電影業總算找到方法, 避免觀眾流失到影碟或免費在線觀看的市場
電子書的發展還只是起步點, 成本的節省尚在討論當中
但從前一張專輯一氣呵成去聽的習慣已在十年內備受威脅
單曲的下載, 已由非法免費過渡到合法收費
Radiohead 更破天荒提供了任用家下載, 自己填寫金額的平台
拆件逐首歌推出, 成為流行大勢
歌曲在互聯網盛行的時代, 已逐步淪為陪襯的背景樂, 而非靜心慢慢欣賞的藝術了

一切的發展, 是普及化大眾化的良機, 還是在扼殺培養藝術修養的機會?
取決於的, 是人的素質, 是人應如何妥善運用技術的提升